老人说:七月十四少出门,为啥?老话总结出三大特点,早看早知道

农谚民俗语 2021-08-18 22:44:41

农历的七月也是祭祖的月份,特别是七月十四那一天,更是祭祖的正日子。虽然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但那只是道家和佛家的说法。民间祭祖的日子是七月十四,因为七有复生之意,“二七”之日就是十四。老人说:七月十四不一般,有事没事少出门,下面就来看看七月十四有何不同?

一、七月十四危月燕

古人把天空中的星星以北极星为中心,划分为“三垣四象”,“三垣”就像北极星的围墙一样,把北极星围在中间,在“三垣”之外,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谓之“四象”。各有七宿组成,共有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分别为: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西方白虎七宿分别为: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方朱雀七宿分别为: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北方玄武七宿分别为: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

这二十八宿分别代表着黄道附近的二十八个区域,每一宿又对应着不同的日子,二十八宿就代表二十八天,周而复始。每四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古人根据不同的日期所对应的星宿,来判断某一天的特点。

七月十四那一天所对应的星宿正好是玄武七宿中的危月燕,危月燕居于玄武的尾巴上。在以前的战争中,人们最喜欢断其尾,也就是断其后路,如果后路被断,也就危险了,所以被称为“危宿”。

因为“危宿”中的星星大多都不太明亮,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所以危宿代表着秋天的萧条景象。那么危宿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的七月十四,也就是说那一天是很萧条的。危宿当空,不造高堂,出外不还乡,小孩易溺水,人人自悲伤。所以在“危月燕”所对应的日子里,一般不外出。

二、七月十四为既望

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反映着月相的变化规律。在“朔望弦晦”前后各一天都是月亮的强引力时期,朔日是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望日是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上弦和下弦是月亮在“白道”上运行到90度和270度时。

农历的初一为朔日,十五或者十六为望日,初七初八为上弦,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为晦日,也叫既朔,意思就是即将到达朔日。而七月十四即将到达“望日”,所以也叫“既望”。

这些日子的前后各一天都是月亮的强引力时期,也是地球上的事故多发期,人们称之为“月亮效应”。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每个月的月圆之夜都避而远之。七月十四也是月亮的“强引力”时期,所以不出门。

三、七月十四,祖先回家

《易经》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就是“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天地万物在消失之后,经过七天就会重新开始,因此七为复生之数。而七月十四正好是三个七,十四为“二个七”,七月为一个“七”,代表着先人复生。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七月十四就是祖先回家的日子。祖先是专门庇护子孙后代的,如果祖先回家而家里没人,岂不是很失望?所以人们在七月十四那一天要在家里等着亲人归来。

为了等待亲人归来,人们还会在水中放一些河灯,用来照亮祖先回家的路,还会用鸭子来祭拜,寓意着祖先坐着鸭子回来了。如果祖先回家看不到亲人,就会四处乱窜。因为祖先只庇佑子孙后代,也只接受子孙的祭拜。

正因为这个原因,就有了“女婿上坟,有辱先人”的说法,因为女婿毕竟是外人。更何况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先人们四处乱走,所以七月十四还是不出门为好,特别是体弱多病之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