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折保时捷在中国也卖不动,网友真相了:受到新能源汽车冲击

爱斯因坦科技 2023-12-15 19:44:51

从每年 27 辆到 93286 辆,今年是保时捷进入中国的第 22 个年头。

中国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全世界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是中国人买的,但现在保时捷似乎在中国开始失宠。

不久前,保时捷发布了前三季度的交付数据显示,全球各大市场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包括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均表现出20%左右的增幅,但唯独在最大的中国市场,却出现了-12%的销量下跌。

特别是今年的第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为1.69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81万辆,降幅接近40%,说保时捷在中国遭遇了史上最大滑铁卢也毫不为过。

如今看来,保时捷在国内颇有一副到达山顶后,开始走下坡路的兆头。

保时捷跌落神坛

在车圈,保时捷属于入门级的奢侈品,是许多想买豪车的新手重点关注的品牌。但保时捷能一直长盛不衰,归根结底是因为保时捷具有自己的绝对领域,介于超豪华和豪华之间。在这个区间里,它几乎没有天敌,旗下的911、Panamera、Cayenne等车型享誉全球。

搭乘中国入世的东风,保时捷于2001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年来,保时捷不断刷新在华业绩,2015年后中国市场更是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甚至在中国富人们真金白银的鼎力支持下,保时捷顺利在德国上市,股价持续飙升,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在全国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6.7%的背景下,保时捷逆势同比大增21%。

即使二季度销量同比微跌了2%,上半年保时捷在华依然保持着8%的销量增长。不料,三季度销量同比暴跌39.76%。于是就导致1-9月在华总体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2%。

保时捷在华销量失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时捷太过傲慢,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傲慢激怒了中国人。

比如去年 4 月发生的「减配门事件」,消费者购车时,在标配或选装电子转向柱时接受了延迟补装的方案,后来却被告知将不再提供补装。

之后官方给出的补偿方式是只能在保时捷 4S 店消费的 2300 元代金券,但在 4S 店单独加装电子转向柱要 3 万元。

此外,保时捷唯一的纯电车型 Taycan 在今年因电池原因、安全隐患等原因被多次召回。

保时捷伤害中国人的骚操作层出不穷,尤其是转向柱减配事件中,保时捷区别对待中国和外国车主,让国人愤怒出离。

保时捷需审视在中国的地位了

时代已经变了,保时捷如果在产品定义上,一直还是以一种高姿态的角色和态度,那么它只会将消费者越推越远,销量的下滑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尤其在中国新能源车的冲击下,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众多自主品牌在豪华车型区间的上探,蚕食包括保时捷的豪华市场份额。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 年至今,售价超过 30 万元的细分市场在 9 月零售销量达到 27.91 万辆,比去年增加 40%,1-9 月累计卖出 210.83 万辆,比去年增长 33%。其中,中国豪华新能源市场增速更快,今年前三季度卖出 58 万辆豪华新能源车,比去年增长 89%,是今年豪华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燃油车时代,无论是涡轮还是自吸发动机,保时捷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而迈入电动车时代,在一众高端国产新能源品牌面前,保时捷还是嫩了点。

有汽车独立分析师表示,中国车市已经是存量市场,豪华车的消费者数量增长也不大,销量增长很多来自换购、增购。

而这恰恰切中了传统燃油汽车的后路,并且买得起保时捷的人,几乎买得起所有中国本土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的顶配车型,尽管在驾驶体验上还有差距,但在智能体验上绝对领先。

反观保时捷,目前为止,保时捷真正量产交付的纯电车型,也只有Taycan。而Taycan的月销也从约500辆,下滑到200多辆。

可以说,新能源节奏缓慢、智能化表现平平,保时捷越来越无法带给中国人惊喜了。如果保时捷在华依旧傲慢和缓慢,那么结局便只有一个,那就是跌落神坛。

0 阅读:0

爱斯因坦科技

简介:科技江湖中的讯息灵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