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啥断缴社保?

金投网财经 2024-05-17 17:04:43

人口负增长和土地财政的结果对国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看看最近发生的三件大事就知道了。首先,很多年轻人开始不缴社保了,甚至弃保。其次是,高铁涨价了,我们的社会公共成本开始增加了。最后是,楼市开始第二波清库存,杭州、南京这样的新一线买房就能送户口,这也让中国流行上千年的户口制度名存实亡了。

这三件事看起来好像完全没联系,但归根究底都是同一件事,人口减少和土地财政结束后宏观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大家观念上的改变,而且,这个观念的调整才刚刚开始。

户口贬值这个事情咱们前几天刚写过篇文章,那我们就先来说说高铁涨价这事。

据官方公布,武广高铁、沪昆客专等线路的票价将从今年6月起调整,涨幅接近20%。具体来看,武汉至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将从463.5元上调至553元,增加了89.5元;而从杭州东至长沙南的二等座票价也将从405元升至485元。此类价格调整不仅局限于单一路线,而是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涨价潮。

这一涨价波动不仅仅是交通领域的局部现象,而是深刻反映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重压力。在水电煤气等基础服务价格全面上涨的背景下,高铁票价的调整可能预示着交通、医疗等更多公共服务领域成本的增加。

此外,这一涨价趋势也可能会引发居民消费心理的变化,加速推高其他生活成本,进而对整体经济运行造成影响。

接下来,我们今天重点来讲下社保。

我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是宁愿看病没医保,退休后没养老金,也要断缴社保。

单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的参保人数减少了10.68万人,这还算少了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养老保险的弃保人数达到了3800万人,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比例也不高。医保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可只有1/4的人交了社保。

要知道,社保可是一项惠及到所有人的福利,那咋这么多人不交呢?

首先,对于灵活就业的朋友来说,他们要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缴纳一份社保太难了。

目前我国社保缴费年限都比较长,养老保险需要累计缴费满15年,医疗保险则要求女性缴费满20年、男性缴费满25年,才能在退休后享受终身保障。而当前全国多数省份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都有所上涨,以基数最高的上海为例,根据2023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的基数达到了12183元,即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每月至少要缴纳2558.5元的社保费用。

正规公司上班的白领要在上海拿到退休金每个月只要缴纳880元,一年缴纳10000块,交够15年,也就是15万元就OK了,退休后领几年退休金就能回本。

可灵活就业的朋友呢 ,他们每个月缴纳2558.5元,一年就是3万,缴纳15年就要花46万,足足比正常职工多缴纳31万才能领到一份上海地区的养老金,退休了也很难赚回来。

其次,年轻人确实交不起,这里我们还是以上海为例。

上海2487万人中,打工人约1085万,但是,在上海月薪过万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容易,不谈平均工资收入,实际上上海一千多万打工人的工资的中位数是6906元。这个数字不足7k,这个工资水平下,哪怕发14个月薪资,年入也未必过10w。

有的朋友可能不信,上海魔都咋可能工资这么低呢。我就这么说吧,假如你是本科毕业,入职了上海某不知名企业,起薪大概在6000;如果不是大学生,工资就更低了,进工厂做普工,一个月5000~6000差不多;如果你有一技之长的电工、木工,你每天差不多可以拿到五六百,但总会刮风下雨,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干,能月入过万就是烧高香了;如果你是做餐厅服务员或者保安,一般4000块钱一个月已经差不多了,如果你要来做保洁阿姨,那工资更低,可能不会超过3000块,当然服务员和保安基本都是包吃包住的。

那我们经常看到的快递小哥怎么样呢?

他们一个月辛辛苦苦赚个七八千应该不是问题,但是要上万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原因是配送费比以前少了,一个差评基本一天白干了。

讲完工资,我们来看看上海的生活成本如何?

上海市区一个普通的单间就要两三千,如果加上社保,在上海市区一个月的最低生活成本要7000,所以很多刚来上海的大学生为了节省开支都选择拼床,也就是2人睡一张床,租房一人一半,或者住在松江、青浦,每天花3小时挤地铁公交,用时间换金钱。

你说这么多人他连房租都交不起了,他还会为了将来在上海买房买车、孩子上学的问题来缴纳社保吗?肯定不会了呀。

除此之外,还有个现实原因,80后、90后考虑的是养老问题,而00后、10后考虑的是“当下的我,活得是否开心”,与其攒钱缴纳社保,不如将资金用于当下享乐,至于未来,那还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所以,大多数年轻人, 都不喜欢缴纳社保。至于政策,就不用多说了,都是延迟退休闹的,如果未来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0、65,甚至是70周岁,那么退保、断缴可能会成为普遍现象。

也就是说不管是高铁涨价 、城市户口的贬值,还是年轻人断缴社保,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民生,实际上都是经济问题,这也带来了大家消费观念上的变化,从更注重外债的包装到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主义。

不过,对于社保这个事,虽然断缴社保在短期内可能减轻经济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在退休、医疗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社保意识,优化社保制度,以鼓励更多人参加并持续缴纳社保。

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年轻人多一份包容和理解。

0 阅读:58

金投网财经

简介:金投网旨在为读者提供及时的财经资讯和专业的行情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