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惊蛰民间风俗有哪些

苹果生活文案怪 2024-03-01 16:58:09

三月已至,周围好像到处都是春的影子,我们形容春天,是一个万物都被加上了滤镜的季节。但春天又怎么能少得了春雷呢,尤其是惊蛰节气前后,春雷更是被认为是唤醒蛰伏在地下的这些动物的信号,那么,关于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你还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节气的特点

1、气温回升:惊蛰这一节气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也因气温起伏较大,导致气候变化很快,随之昼夜温差较大,因此该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

2、病虫多发:惊蛰后被认为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同时也是病虫多发的时节,这主要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人们在春耕的时候,还需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并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3、害虫出没:惊蛰除了会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外,还会因为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因此惊蛰前后便成了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此时人们可以用艾草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

惊蛰节气的民间风俗

1、祭雷神

惊蛰前后,因春雷不断,因此也衍生出与春雷相关的风俗,比如部分地区人们便会在惊蛰节气开始的当天,敲打自制的雷鼓,以此来祭拜雷神祈福,希望接下来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祭白虎

祭白虎这一风俗主要流行于广东地区,该风俗是源于当地“祭白虎化解是非”这一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3、春耕大忙

惊蛰过后,气温开始陆续回升,雨水增多。“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农村普遍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4、吃梨

惊蛰吃梨是源于梨与“离”谐音,因此在惊蛰节气当天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此外,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