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在国家战略上有更大责任|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 2024-01-16 19:00:19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各城市2023年度的经济账单逐步揭晓。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GDP万亿城市的变化了。

与2022年相比,2023年万亿城市有两个显著变化。

一是扩容。随着常州官宣跨入“万亿俱乐部”,中国万亿城市数量正式增加到25个。再加上同样预计大概率破万亿的烟台,这一数字可能增加到26个。由此也结束了2022年无新增万亿城市的局面。

相对于数量上的扩容,另一个变化——结构上的升级,更令人瞩目。日前重庆、广州先后官宣2023年GDP突破3万亿,意味着全国GDP3万亿以上城市已增加到5个。头部城市如此集体跃升的局面,在过去也是不多见的。

千万别小看城市经济总量上的升级。在全球范围内,GDP2万亿元以上的城市,也就只有30个左右,3万亿元以上的,更是不到20个。也就是说,GDP2万亿元以上的城市,放在全球,都是妥妥的头部城市,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就国内来看,这些城市也都是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多数为国家中心城市,属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

从局部看,它们均是各自所在区域、城市群、都市圈的中流砥柱。对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谓是推进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正是因为这些“大块头”在国家经济版图上的无比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各个层面都多次明确强调,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些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就是它们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的一种重要体现。

比如,与经济总量的增长相对应的是,这些城市不仅常住人口基数大,如都是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一些还达到了2000万以上,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多处于全国前列。它们的持续“壮大”,一方面离不开大量人口和人才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等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动能。

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还得益于它们在空间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创新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比如,它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家和区域的创新中心,有着大量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而反过来,这些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又为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业的升级、技术的突破等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释放出更多的“源动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新产业的萌发,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往往都是从这些中心城市开始的。这就是资源聚集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正所谓,“大块头有大担当”。头部城市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状况,强化的是自身的经济韧性,也提升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期,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头部城市基于自身“市情”,找准定位,敢闯敢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展现更多的担当,正当其时。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