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植物有芳香,古人称之为“纯阳之草”,端午节必备植物,农民朋友要了解!

植物微观 2024-05-17 18:19:57

进入5月下旬,距离端午节越来越近了。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最早可以追溯甚至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但事实上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并非是为纪念屈原而诞生的,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端午节了。

在《荆楚梦时记》中就有记载:“东吴之俗,不关屈平也”。意思是说这个习俗和屈原没有关系。而事实上端午节的来历是可以追溯至周时期的,在以前古人认为5月是毒月,这个月五毒尽出,是多灾多难的月份,人们通过一些活动来减少祸事的发生,到了现在慢慢的演变成了节日。端午节发展到现在,除了吃粽子,还有一种件事情是全国统一的,那就是家家必须挂艾草。自记事起,我家每年端午节爸爸妈妈都会在大门的倒挂艾草,至于它的含义也无从说起,反正已经成为了仪式。

说到这个艾草,笔者今天就不得不重点介绍下了。艾草和端午节一样,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艾草它最早记载于《诗经》中。其中提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里面的艾指的就是我们端午节用的艾草。艾草又称、灸草、蕲艾、家艾、香艾,它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

这种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米5左右,其茎圆形,基部木质化,全株有密布白色蛛丝状绒毛。它的叶互生,单叶,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叶正面为绿色,背面为灰白色,闻之有芳香。艾草的花期在夏秋季,花顶生,由多数花序组成花序总状,花紫红色。在《本草图经》中就有对艾草形态特征的描述,书中写到:“此草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讲到的主人公艾草。

目前这种植物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栽培、野生的都有,其中野生的常见于路旁或荒野中,是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植物。艾草是个好东西,在农村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是种植一些,我家每年都会种。艾草它有3大作用,价值非常的高,农民朋友要了解。

第一、艾草可以驱虫

艾草全株都有非常浓烈的芳香,是有非常好的驱蚊作用的。端午节之所以要挂艾草,其实就是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将艾草挂在门口。可以很好的驱赶蚊虫毒蛇,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去种植艾草的地里看看。你会发现艾草它是不被虫子咬的,因为它富含的芳香油可以很好的驱赶虫子。而端午节挂艾草的传统已经流传数千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当时的人们在门口挂艾人禳毒的风俗。

第二、艾草可以制作艾绒、艾条

艾草除了可以驱虫之外,它还可以用来制作艾绒、艾条。我们中医里面常见的艾绒、艾条,其实也都是艾草制作的。不过制作艾绒、艾条的艾草是非常有讲究的,听说必须要用三年的陈艾才能制作艾绒、艾条。

第三、艾草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艾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它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艾草以全草入药,一般春夏二季,艾草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备用。药用之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也正是因为艾草有驱寒气的作用,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之为“纯阳之草”。

在《本草从新》中就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其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在民间懂它价值的老农,偶尔就会用它来煮鸡蛋吃。特别是女性,想吃鸡蛋的时候就可以试试艾草煮鸡蛋,调理月经、缓解宫寒,了解了吗?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艾草了解了吗?你吃过艾草煮鸡蛋吗?在你的家乡有艾草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