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现在还是数学家吗?

继宁聊财经 2024-05-12 03:56:27

我国科研工作者内部存在着鄙视链,一类是致力于提升中国通信、芯片、航空航天、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专家,另一类是喜欢在全球顶级期刊发文,但从不考虑理论如何向应用转化的学者。

令人遗憾的是,后者在鄙视前者!例如丘成桐就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华为没有一个数学家,只有数学工程师。这些自誉为数学家们的脑子里,搞理论研究的才算高大上的,才是值得炫耀的。

而那些真正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精英,不配拥有“家”的名誉。项立刚在近期多次撰文,深度批评了这种错误思维,他提到:这些理论数学家经常教育我们要重视基础研究,国家应该大量投入资本。

是的,他们的话多次受到高层重视,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名。按道理,我国的基础科学水平应该很高吧,但丘成桐却说四十多年来,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毫无建树。

对世界物理学的发展贡献度为零,真的令人汗颜啊!这个汗颜,不是指南生,更不是指项立刚,而是国家数十年来投入巨额资金给这些理论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理论化学家,你们应感到汗颜。

难道你们都是在摸鱼吗,你们获得了名誉,获得了巨额报酬,你们给出的成果难道就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为零”吗?与提升我国科技进步的学者相比,高高在上的你们这些“家”,脸不红吗?

哦,他们搞的是基础研究

项立刚曾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很重要。中国在很多行业已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想要再度提升,只能自己搞基础研究了,他向何祚庥院士请教,用全新的材料制造出全新的革命性电池。

实现电动汽车技术的飞跃,这样的研究应该算是基础研究吧。何祚庥院士的答复是:这不是基础研究。这就令人头疼了哦,原来我们理解的基础研究,和这些数学家、物理学家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在这些大“家”的心目中,基础研究指的是与实际应用不相干的理论,这些理论可能在很多年后才具有向实际应用转换的价值。但现在是看不到向实际应用转换趋势的,若能看到,就不属于基础研究。

若南生想大幅提升中国深空探测水平,想找到推动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理论,想发现提高人类寿命的深度原理,想找到病毒扩散的理论依据,那这些都将不是基础研究。因为,南生的本意是应用。

项立刚说的很好,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只是数学研究中的不同分支,不存在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就得低,更不应该存在鄙视链。当前,你的理论研究也许没有实际作用,但若一开始在向国家要钱时。

就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转化,那这样的理论研究者是应该受到鄙夷的,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甚至看不起那些积极推动理论向应用转换的学者。

丘成桐,是数学家吗?

按照这些“家”的观点,数学家、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方面都是纯理论的,若将这些理论向应用转变,那就不能再算作数学家、物理学家,而是数学工程师、物理工程师——华为没有数学家嘛。

南生注意到,在今年4月下旬的时候,包括丘成桐在内的30多名院士“把脉”梅州发展,深入探讨技术交流,助力产业科技发展。是不是请错人了?应邀请应用数学工作者,而不是理论家。

从不关心理论如何转向应用领域的理论数学家,能给技术应用把脉什么呢?按这些“家”的观点,研究成果若向应用转化,那就不能再被称作数学家。按此逻辑,丘成桐现在还算数学家吗?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0 阅读:1

继宁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