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燃五月专辑④丨我们共叙梦想,同话担当(第一期)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4-05-06 21:00:48

敬请关注!

我们共叙梦想

同话担当

法院青年说

(第一期)

4月30日,泉州中院团委组织开展了“法院青年说”主题沙龙活动,围绕“公正与效率”“如我在诉”等司法理念,结合泉州法院的特色亮点工作,青年干警们谈感受、思不足、谋举措。来自中院各部门40余名青年干警代表参与座谈交流。

一起聆听

泉法青年说

↓ ↓ ↓

泉法青年说

齐梦程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法院民事庭庭长、来泉交流干部

↕上下滑动

作为新疆跟班学习干警,我有幸到泉州中院跟班学习。学习期间参观了泉州市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对中心的组织构架、化解纠纷的数量都叹为观止,调处中心有两个数据让我印象深刻,中心一年时间的收案总数有24万多件,但调解转诉的仅为68件,可见泉州法院对金融领域诉源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还走进了泉州知识产权法庭“泉知交响”展厅,近距离的了解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通过展区的案例更真实地感受到泉州法院提供的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和保障。期间,展厅里一封星巴克的感谢信让我记忆犹新。跟班学习过程中参加庭室的案件评议时,法官扎实的理论功底,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新的审判理念,都对我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开阔工作思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积极融入新集体,通过真看、真学、真体会,虚心做学生。

黄磊

立案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上下滑动

立案庭是法院的第一窗口,如何擦亮诉讼服务“小窗口”,以“如我在诉”之心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新时代“答卷”?

一是要真心服务,彰显“如我在诉”的司法温度。中院跨域服务窗口曾接待一位务工的江西小伙子,诉请讨要一项技能培训班的学费。了解到泉州法院跨省立案服务后,他向我们提出帮助,窗口服务人员给予耐心引导,同步与管辖地法院沟通,半个小时案件就立上了。正是这种同理心、共情力,沉浸式把自己当成案件当事人,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倾听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

二是要全心解纷,提升“如我在诉”的司法高度。诉源治理是立案部门重要职责,去年以来,我们把“调”不断向前延伸,在 “总对总”框架下“点对点”做好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最近我们联合民二庭推进与市住建部门对接,在工程造价、物业服务两个领域开展一站式纠纷解决试点工作;联合行政庭推动三明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入驻我院调解平台,着重就委派调解、网上联调、指导调解、司法确认开展工作,实实在在、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要慧心创新,赋能“如我在诉”的司法深度。“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几年来,全市法院立案部门接续奋斗,发挥首创精神和首成优势,推动跨域诉讼服务3.0版“泉州样本”持续升级,在信息赋能跨域服务、智能辅助线上快办方面依托“电子文档平台”“手机法院”等信息化平台,极大助力跨域诉讼服务高效运作。在AI大爆发的“智慧司法”时代,倒逼我们必须找准推动人工智能在跨域诉讼服务中深度应用的切入点,探索建立12368智能语言、智慧跨域诉讼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通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为当事人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

胡士强

刑一庭五级法官助理

↕上下滑动

“刑案无小案”,在刑事案件中,“如我在诉”坚持换位思考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案件当事人上,更体现在犯罪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的价值判断上,体现在可能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害的人民群众身上。办案过程当中,认定被告人的主观心态时,不能仅仅从被告人的角度换位思考,通过被告人的供述认定被告人的主观心态,更应结合客观条件,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分析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的,判断犯罪行为是否具有现实的紧迫危险。

从办案实践当中,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刑事审判经验和思维方式,懂得了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犯罪行为危害性的方法,是对犯罪行为的预防,是对人民群众的保护,也对老法官们口中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如我在诉”,不仅是人民群众对公正审判的期盼,更是每一位法院干警对自我工作的严格要求。在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个案件,聚焦群众所想所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肖森华

民一庭二级法官

↕上下滑动

作为法官,我们办的是案件,但可能就是当事人的人生。审判工作追求的是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因此,“如我在诉”和“尊重人民群众朴素公平正义观”这一司法理念很有实践意义。

首先,要理解老百姓“为什么要诉”和“为何而诉”。这是原因和目的的关系问题,也是法官的认知问题和出发点问题。老百姓是不会轻易走到法院的,因为诉是需要成本的,时间、金钱、精力都要,所以除了虚假诉讼,没有人愿意来走过场的。

其次,法官要思考如何应答和应判。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提到对待人民群众要热心、爱心、耐心、细心等等,但我觉得人民群众最需要、最看重的应该是公心,就是要公正。老百姓选择诉讼途径,最重要的就是判决是否公正。公正可能是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从裁判文书中,就是要下点功夫好好地释法说理,把法、理说好、说明、说透,让当事人能接受的了,而非让人云里雾里。

大道至简,真正能普世的价值观都是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作为审判人员,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个案件,何尝不是在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司法的进步。

徐展

民二庭四级法官助理

↕上下滑动

在民商事审判中,作为青年法官助理,要持身守正,开动脑筋多思考,做好法官的助手,开拓工作思路,把公正与效率融合起来。对此,我认为:首先,一开始就要确定自己走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法院干警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青年干警刚踏入社会不久,三观正在经历重塑,更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让自己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其次,是辩证把握好程序的意义,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作为法官助理,要在“如我在诉”的理念下,换位思考,耐心梳理案件信息,整理裁判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引导当事人明确诉求,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真正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扎实。

最后,要坚持事不避难,事不避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法官助理除了案件办理,还要积极做好司法延伸。比如,在综合调研、普法宣传中,要针对审判指标数据所反映的问题,通过总结裁判经验、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实际困难,当好民企的“老娘舅”,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座谈等方式,助力企业合规经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一类问题的治理,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唐薇薇

知产庭四级法官助理

↕上下滑动

作为一名法官助理,在办案过程中,如何让“公正与效率”相辅相成,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熟悉案情,了解原告的诉求,明确法律关系,找到原被告双方的分歧点,分析案情走向,这样自己才能心里有数。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做好纠纷化解工作,实现公正与效率更好的结合。

二是要努力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法律专业素养。要熟练掌握知识产权法相关法律法规,研读业务相关书籍,同时要在大量类案审理过程中形成工作体系,提取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三是要创新工作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层出不穷,随着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我们也应当根据案情及现实要求进行灵活变通,最终做到公正与效率的相统一。

李华蓉

国商庭三级法官助理

↕上下滑动

浅谈几点感悟:一是向下深耕,主动学习。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在涉外审判工作中,更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这也是提高司法文书公信力,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的根本途径。

二是向上创新、勇于开拓。知重负重,克难而进。每一个涉外案件都要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反复的推敲,为了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果,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同的法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作出被中外当事人共同接受的裁判,护航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是总结提升,求真务实。通过锤炼自我,在“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中不断总结提升,增长智慧,改进优化。在工作中,要遵从本心、初心,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经年累月的审判工作中,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坚守、成长、奉献,矢志不渝,贡献微光之力。

张文平

生态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上下滑动

法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防线绝对不能失守。讲司法公正,至少要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我们法官自己。但要让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前提是法官对自己作出的裁判自己要首先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要能说服自己,要能过得了自己的认知和良知这一关。

这里边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法官对法律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对司法职业操守要有应有的良知。如果对相关法律一知半解、甚至故意曲解法律,则不仅不能维护公平正义,还会伤害公平正义。形象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我觉得在庭审规范、文书质量、日常表现三个层面都有必要重视形象公正。文书方面,要特别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概而言之,关键要先做好自己,尽好自己的本分,如果我们法官真正成为最讲公正、最是清廉、最有定力、最具智慧之人,那么我想我们期待的职业尊荣感、职业获得感,终会梦想成真。

陈静岚

机关团委副书记、办公室四级法官助理

↕上下滑动

作为法院新闻宣传岗位的一名青年干警,我想“如我在诉”其实也是“如我在述”。如何讲好法院故事、传递司法“烟火气”,是法院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探究和努力的方向。我们法院的宣传亦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创作与时俱进的宣传作品,特别是用年轻人能接受和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年轻法官群体酸甜苦辣的故事,才能让社会公众对法官职业产生理解和共情,达到传递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的效果,增强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作为“法映刺桐”展馆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讲解员,同样要“如我在述”。展馆是具象化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自2021年10月22日开馆以来,“法映刺桐”展馆已累计接待464批次近8000人次的参观,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下一步我们并将以镇抚巷主题展馆建设为契机,让“法映刺桐”展馆的宋元海丝法律故事走进古城街巷,让的市民、游客认识、了解这一段“法护万国商”的传奇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泉州法院的各项工作举措。我想,坚持“如我在述”,才能做一个会讲“法院好故事”、能“讲好”法院故事的泉法青年。

陈益峰

法警支队三级警长

↕上下滑动

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如我在诉”理念要求我们将理念贯穿于履职服务的全过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地服务每一位人民群众。

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司法警察作为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者和管理者,要主动、耐心、细心的引导当事人有序参加安检;对许多第一次参加诉讼、询问立案、或是寻求司法帮助的当事人,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耐心细致的予以解答,做好引导接待工作,坚决杜绝“脸难看、话难听”等现象。

在庭审保障活动中,司法警察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执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通过严格、规范、公正的履职,守护好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安全。

在司法警务工作中坚持“如我在诉”,就是为人民群众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坚持用热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组稿:泉州中院团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