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认亲缅甸是碰瓷吗?

南山围炉 2024-01-25 18:04:57

熟悉彝族语言的朋友们,当听到缅语基础词汇,如数字等,会惊奇地发现,某类词汇相似率竟达到80%以上。于是有人提出,缅甸民族是否是西南古夷族南下的一支呢?

上述观点一提出,当即召来键盘侠攻击,认为落后的彝族在碰瓷缅族。

客观说,在区域历史影响程度上,彝族是无法与缅族相比的。缅族历史上的东吁王朝、贡榜王朝,是继高棉王朝后,唯一能够称霸中南半岛的政权。

而彝族虽然极古老,但却在整个近古历史中落寞了。

是不是说彝族在近古历史上落后于缅族,彝族学者就该在历史学、民族学意义上的缅彝族系研究羞羞答答、唯唯诺诺,甚至对古夷人间族群关系采取回避态度呢?

绝对不是的。

缅彝语是一个亲缘语群,这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事实,而原生语言,是研究民族起源的第一手材料。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zhengzhi稳定、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彝族学者从客观真实地研究自己的历史,有什么不可启齿呢?

尽管缅族跳出西南,拥抱了印度洋,获得了远比彝族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论古老程度,彝族先于缅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民族命运往往具有很强的方位偶然性和历史机遇性,并不完全由一个民族固有的精神内核决定。假如当年迁往缅甸的古夷人不是往西方的印度洋方向,而是往东朝着长江流域走,那又是怎样一种结局呢?冲突,湮灭?

谁也说不清楚。

大航海给沿海民族带来了发展机遇,如日本、暹罗等,由东亚文明亚支,一朝走到世界文明窗口;而当非洲丛林民族迁徙到大西洋沿岸后,迎接他们的,却是屠杀与万恶的奴隶贸易。

扯远了,说回缅彝族群。

很明确的是,古夷人中的一支,从云贵高原南下进入伊洛瓦底三角洲,取代了孟族,占据了这块肥沃之地,形成了缅族。缅族文化与孟族融合、受印度佛教为代表的婆罗文化影响,使得他与留在中国西南的原始夷人在文化意识上彻底分离。

至于缅族的具体来源以及进入缅甸的时间,有人说是进入缅甸的南诏军队后裔,这事没有任何史料支撑,关键人家缅族也不认,暂且不提。

也就是说,古夷语支族群,是古代广泛分布我国西南的族群,只是按照今天的民族划分,这个族群被划为了十数个民族,包括国内的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当然,人数最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也就以彝族族称来命名这一语族。其实,彝(夷)族族称也不是彝自己发明的,是从古代中原对西南广大族群的称呼,只是今天被用在侠义的“彝族”上。

而彝缅两个民族,已分离数千年,除语言学意义上的亲缘关系外,现今两族居住地域已不再接壤,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往来,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时,碰瓷缅族,对彝族学人、百姓是有名还是有利?

根据国家民族自治条例规定,各民族有权利发展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历史、语言文字。

研究自己的历史,并无问题。至于缅族回应与否,不重要。

0 阅读:4

南山围炉

简介:狭路相逢回身,往来都是暂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