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带着5岁的女儿回娘家过节。姥姥早早地备下了很多女儿爱吃的水果和零食,还在饭后带着孩子去街上给她买喜欢的毛绒玩具和小裙子。孩子还和姥姥约定,晚上两人一起睡觉。
在假期这段时间,我怎样也不能从我妈手中抢到孩子,而女儿也特别喜欢和她姥姥待在一起。
假期结束回家时,孩子还哭闹着不肯回家。姥姥还给孩子装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带回去,甚至把孙女喜欢的零食也一并给了她。
我见嫂子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便开口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可妈妈却说:“孩子喜欢就带着,我们再买就是了,你们难得来一趟,干嘛这么客气!”见老人执意要给孩子带上,我也就不推脱了。
回到家后,我回想着假期的点点滴滴,懊悔自己因为长时间没有回娘家,只沉浸在老人和女儿的隔代亲的欣慰中,完全忽略了嫂子和侄女的感受。
为此,我赶紧在网上购买了侄女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寄过去,还给嫂子转了个红包,让她给侄女买身衣服,以感谢他们家这个假期以来的照顾。
其实,我也能感受到妈妈和我的女儿更为亲近,因为自打女儿出生后,我妈便一直住在我家和我一起照顾孩子。
孩子从小就喜欢粘着姥姥,抓着姥姥的衣袖咿咿呀呀地不肯放手。后来婆婆提出要照顾孙女,我妈这才回到家中。
但是相比于奶奶和姥姥,女儿还是更喜欢姥姥一些。有时候我和婆婆之间有些龃龉,孩子也能看得出来。孩子总说她和我是站在一边的,她还说要是姥姥和我们一起住就好了。
我知道婆婆也是疼爱孩子的,因此平时我也教导孩子要一视同仁,不能在背后说奶奶坏话。
但细细想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姥姥加入到带娃大军,代替了奶奶曾经难以撼动的地位。
《代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这本书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代际关系,包括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序位。
因此,按照隔代长辈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来排序大致是这样的:外祖母>祖母>外祖父>祖父。
之前,我看见新闻网发起的一项关于“你们家是谁带孩子”的投票,投票结果显示,有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由姥姥带娃。
我朋友的孩子也是由姥姥带大的。朋友说在没有生娃之前,婆婆总是催着他们生娃,但是真的有了孩子之后,她又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带娃。
无奈之下,朋友只好让她的妈妈来家中帮一把手。她的妈妈也总是担心她既要工作又要带娃会非常辛苦,也非常乐意帮着照顾孩子。
这不禁让我想起网友的评论:“奶奶在哪里?奶奶也在当姥姥呀!”
其实随着姥姥带娃越来越普遍,孩子在隔代亲中和姥姥更亲近的现实也越来越让人接受,很多宝妈也称这样的结果早就在意料之中。
那么为何孩子会和姥姥更为亲近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为何姥姥和娃更亲近?以下2点原因,宝妈直呼太真实
原因一:姥姥爱屋及乌
对于奶奶那方来说,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会比姥姥方更为严重。相对于孙女来说,奶奶们对于孙子的喜爱会更加明显。
而妈妈是姥姥的心头肉,作为自家女儿的孩子,无论男女,姥姥都会爱屋及乌。
一般来说,姥姥有多爱自己的女儿,她就会有多爱自己的外孙、外孙女。
无论是玩具、零食、衣物等需要用到金钱的地方,姥姥也更为大方。
对于孩子来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和谁亲,孩子能在姥姥处得到很多甜头,自然会更亲近姥姥。
除此之外,现在带娃的主力军正逐渐向姥姥转移,越来越多的宝妈在生育后,会邀请姥姥来带娃。
对于孩子来说,和谁相处的时间越多,他们就和谁更亲。
我家孩子出生时,婆婆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是我妈帮忙带孩子。尽管每次回老家,孩子和奶奶也很亲近,但相比之下,孩子还是和姥姥更为亲密。
在平时的沟通上,孩子和姥姥也更有话题可聊,对于奶奶,孩子很少会主动说话。
原因二:妈妈从中影响
我家邻居小慧的女儿虽然是和奶奶一起居住生活的,但是因为小慧的娘家路程也并不远,小慧也会时不时地把女儿带回姥姥家玩。
每次从姥姥家回来后,我们也经常能看见小慧的女儿穿着姥姥新买的花裙子。
哪怕没有上门拜访,小慧也常常会带着孩子和她视频通话。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然也会随着妈妈更亲近姥姥。
因此,小慧的婆婆在外“抱怨”孙女还是跟她姥姥更亲的次数也不少。
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了,若是妈妈和奶奶的关系处理不好,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判断和选择。
在婆媳关系较差的家庭中,妈妈和奶奶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妈妈也会时常在孩子面前吐槽和抱怨奶奶。如此一来,奶奶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变差。
若是妈妈经常夸赞姥姥,和姥姥和睦相处,在对比之下,孩子心中的天平也更加倾向于姥姥。特别是有的奶奶还会在孩子面前数落妈妈,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写在最后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谁对他们好,谁和他们陪伴的时间更久,他们就和谁更亲。
亲爱的父母们,无论是姥姥还是奶奶,我们都应该要创造条件、创造环境,让孩子在长辈的关爱下成长,让孩子与长辈和谐相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亲情之花在大家庭中绽放!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