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厕发现这个表现可能是癌

博惠评健康 2024-04-14 03:54:19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所谓的“富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比如乳腺癌,比如大肠癌。今天来聊一下大肠癌。 大肠癌(结直肠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走入大家的视线,因为确实发病率越来越高,大肠癌是“富癌”,其发病上升跟现代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吃得太好,吃肉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肥胖超重,久坐,运动少等等均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 能不得癌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不过想要绝对避免不得癌,基本上不现实,只能是尽可能降低患癌风险。除此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尽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癌症也就没有那么可怕。 就大肠癌来说,如何早发现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主动做筛查,建议所有人只要年龄到了40岁以后都应去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可至少五年至十年可不再肠镜检查(当然如果有异常,则随时该检查检查,那是另一回事)。而如果是肠癌高危人群,则要更早年龄和更高频次进行肠镜筛查。 此外,也要重视身体出现的异常表现。不过,大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的不适症状表现,一般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较明显的表现。 大肠是消化器官,如果出问题,最可能出现的异常就是消化方面以及排便方面的问题,对以下一些不适症状表现,要提高警惕,查明原因。 1)排便习惯的改变: 平时尽量做到规律排便,如果原来规律排便,出现了一些排便习惯上的改变,比如:解大便的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多,频繁跑厕所,出现腹泻;或者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排便不尽的里急后重感(也就是大便后仍有便意的感觉)、或肛门坠胀感。 以上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般的吃坏了东西拉肚子或一般性的便秘而不被重视,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引起注意,不要只是当作一般的排便异常,必须尽早查明原因。 2)大便形状改变: 排出的大便变得很细,排便过程很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因为肠道长了肿瘤,大便通过肠道时可能就会有压痕)。 3)大便带血: 持续性的、慢性粘液样血便,或者只有粘液或血,而无粪便,任何的大便带血都必须高度重视。 通常大便带血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痔疮,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不能自己想当然,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做检查,最简单的就是做个肛门指检以排除痔疮的可能性,必要时做肠镜检查以明确原因,不可想当然认为是痔疮而延误诊断。 建议大家养成排便后回头看一看的习惯。 4)消化不良样表现: 中下腹部胀满不适感,腹部隐痛不适等,如果经常或长期有这些症状,特别是老年人,同样要引起注意。 当然,如果腹部直接摸到包块,那更要重视 ,应尽早去医院查明原因,以便尽可能找的发现并诊断可能的癌症。
0 阅读:0

博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