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一种罪吗?

覆言 2024-04-30 16:03:32

最近,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针对中国的批评论调,也就是产能过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德国总理舒尔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先后访华的时候,都在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耶伦在出访前表示,中国太阳能、电动车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产能过剩,以及廉价商品的出口激增,可能会对美国的生产商构成威胁。

朔尔茨在上海同济大学的演讲表示,德国和欧洲可以销售中国汽车,“唯一必须明确的一件事是,竞争必须是公平的”,“不能有倾销,不能有产能过剩,而且不能侵害产权”。

西方国家的逻辑是,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生产的产品太多了,并且价格低廉,涉嫌构成倾销,因而对欧美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了损害。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倾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反倾销协定》第2.1条的规定,若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

简言之,如果中国产品在欧美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的价格,就有可能涉嫌倾销。

但是,覆言查了一下资料,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车价格,往往要比国内的价格贵,这与倾销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例如,比亚迪某款电动车的价格,在国内是21~29万元,但在德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是50万元。

中国电动车销往欧洲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如果真的是倾销,欧洲应该早就通报WTO,并且采取相应的反倾销措施。但是,所谓的倾销,目前只存在于欧美政客的嘴巴里,忽悠那些不清楚具体倾销概念的西方老百姓。

其次,中国真的存在产能过剩吗?

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目前,中国的产能,还远远不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因此,压根就没有什么产能过剩的问题,至少在新能源领域是没有的。但是,覆言想说的是,即使有产能过剩,那又怎么样呢?这是一种罪过吗?

过去,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产能过剩,是一个经济概念。也就是说,某种产品的产量,要远远大于销量。这个时候,产品的价格会下跌,企业的利润会减少。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减少产量。

对吧,产能到底有没有过剩,交给市场自己去调节就好了。这两个月,西方政客想要把原本是经济概念的产能过剩,炒作成一个政治概念,好像是在对中国进行PUA,让中国产生一种罪恶感,放弃这几年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出来的优势。

覆言想说,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是何患无辞的欲加之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连一辆拖拉机都造不出来。如今,我们生产的汽车可以跻身全球先进行列,这是多少代中国人努力的结果。

但是,西方国家见不得中国的好,巴不得我们回到1949年,重新成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最多搞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业。

另外,在新能源、生态保护的问题上,欧美国家是非常虚伪的。他们不去种树,不去改善生态,任由山火肆掠,这些都算了,却还要动一些歪脑筋,想要扼杀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抹黑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

到底是谁在开历史的倒车,到底是谁有罪,一目了然。

0 阅读:33

覆言

简介:专注国际,多用几个角度,才能看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