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俄上将谈乌克兰战争

荣轩说国际 2023-06-10 18:21:01

俄罗斯上将谈乌克兰战争:心平气和好好谈弗拉基米尔.奇尔金2022/03/08(转载加部分修改)

让我们试着在没有歇斯底里和侮辱的情况下理清现在的状况。情况对所有人来说都很艰难,我们的人在牺牲,乌克兰公民也正在死亡。但最艰难的却是俄乌双方那些经历过“激烈冲突”的军人们。我无奈地咬紧牙关,我个人不敢肯定,如果我今天仍在服役,我是否能执行好总司令(普京)的命令。总司令要求将平民伤亡降至最低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属于同一民族。但我不知道如何在我自己部队的战术范围内尽量不对乌克兰军队造成严重伤害。

我坚决反对在行动结束最后阶段之前公布战斗伤亡人数。这是给敌人信息战的礼物,是敌人手中的一张王牌,这会让国内直言不讳,危言耸听者散布虚假信息:“他们在撒谎,隐藏,低报一切”,“不要战争”,“母亲,不要让你的儿子们如此”,我多么想要和平”,“会流多少血”…..你可以而且应该公布伤亡人数。让士兵作为英雄死去,但他们来军队不是为了用靴子擦亮铺路石。他们是来保卫自己的国家。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就是总参谋部的错误,人民可以清楚地了解行动的目的,必要性,牺牲的必然性,但不应该了解其当下的阵亡数据。(译者注:指不应实时播报伤亡数据,明显是针对3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播报伤亡数据的反应)这听起来很残酷,但这就是战争的残酷现实。让我们在胜利后擦干自己和女人的眼泪,那时再为他们男人的壮举进行崇拜。

行动的第一阶段我们低估了敌人在信息、思想、心理上的防御カ,他们其实有所准备的。就在第一天,美国人打了个响指,就剥夺了我们在乌克兰平民和准备中立的武装部队中的支持。成百上千万美元、数以千计的 IT 专家、全球媒体公司切断了乌克兰与任何客观信息的联系。极度丑化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主要损失发生在前三天。现在它们正在迅速减少,俄罗斯军队不再进行类似于克里米亚行动的维和和人道主义行动。战士们接到命令,投入作战,变得愤怒,保持集中,他们原本寄托于平民积极支持和乌克兰有良心的部队保持中立的希望破灭了。

鲜花和面包很少,人们被宣传和谎言压垮,被纳粹吓得发疯。自2014年以来,近60万乌克兰人已经参与了顿巴斯的AT 0(反恐行动)区,今天他们已经加入了各地的国土防御营。很多参与的人非常恐惧,特别是在目睹AT0人员未经审判就执行对乌东人民如浪潮般的处决后。想象一下,在那里服役的那一年,纳粹塞进他们脑袋里的东西,让他们有机会向乌东人民的定居点开枪而不受惩罚,并嘲笑那里的人民。

因此,乌克兰在乌东正执行灭绝人性的行动。乌克兰社会的癌症简直是可怕的,但是……我们会治愈它。

如果要解释一下我们前二十四小时的战术.….那是对伟大卫国战争“侦察战”的创造性改良:深入和迅速地渗透到纳粹占领的领土,我们通过战术群挑衅敌人活动,故意将乌克兰军队和国民卫队引出他们的位置。这样就只有少数士兵会承受坦克和装甲车的可怕攻击,或被超过自身数量的机械化步兵攻击。

有时根本无法压制隐藏在住宅区的火箭炮、大炮和迫击炮,它们向你倾泻火力。城市地区无法使用战斗编队有条不紊地清理,必须呼叫支援火力、攻击直升机、工兵、火焰喷射器、坦克来炸毁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中的机枪点。这是我们退伍老兵不熟悉的战争,特别是当你完全拥有制空权,机场塞满攻击机和轰炸机,战术导弹系统正在服役并且有大量重型火炮时(译者注:作者在吐槽曾经的俄军有多穷)。

现在连平民都清楚了: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正确名称实际应被称作”去纳粹化的特殊军事行动”。独立共和国地区(译者注:顿巴斯)的非军事化在第三天结束时就已完成。乌克兰军队作为一个统一、受管理和有效的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群体,彼此孤立,隐藏在城镇和村庄中。没有集中补给,没有空中支援,也没有增援。他们无法在乌克兰总参谋部的任何计划框架内采取行动。只是一群受命死战到底的武装人员。

北部和东部的主要部队,即22个旅,在3月初肩负着将顿巴斯淹没在鲜血中的“光荣”职责,已被斩首并失去指挥能力。通过我们抢先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现在有150,000人(连同国民卫队)正被扎在口袋里,彼此隔绝。事实上,这是由一支规模比他们更小的俄罗斯军队完成的.…而且只用了五天时间。在其他战役区域,没有有组织地抵抗,只有独立的乌克兰军队、国民卫队、破坏小组。每个单位自行其是,活跃度不一。即便当地有仓库,也无法形成队列移动、重组、补充弹药、燃料和设备,一切都被高精度武器和飞机系统地摧毁。在一周内,80%的乌克兰武装部队将被完全剥夺弹药、燃料、药品和食物。身心疲惫,没有统一的指挥、目标和目的。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陷入沮丧和衰败之中。尤其是在班捷拉分子的掌控中,恐惧笼罩着乌克兰军队,士兵们担心他们的家人在后方的命运。

第二阶段开始我还没有精修就放图片供大家先睹为快了。

0 阅读:52

荣轩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