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法案有进展了,给足了自救空间...

思哲与创富 2024-05-14 10:18:40

周末主要有两个瓜,一是生物安全法案进展,二是社融。

第一个瓜,就是中美医药生物安全方案中细则有了新变化。

这次在方案里增加了一些细节,

比如增加了2年的时间,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可以获取新订单,考虑法案落地还要1年,也就是3年后才会实际影响我们的生物医药公司。

说明药明系至少3年内做业务是不用太担心的,

和之前无法新增签单比会好很多,至少老美这边的药企也可以不用继续观望了。

其次就是新获订单周期过了之后,要求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存量订单最迟在2032年完成,给予一笔缓冲期,也就是还有8年多。

意思就是放开袖子撸可以,但会给出时间限制。

侧面也说明老中的CRO服务不管是效率还是价格,其实很有竞争力。

短期马上结束合作,极可能会造成老美医药公司业务上比较大的冲击,所以不会一刀切。

今天消息出来之后,药明康德股价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在我看来,由于政策只是草案阶段,还没有落地,中间可能出现各种利益层扯皮的情况,

实际中断要等到8年后,届时中美有没有可能修复握手言和,把方案撤掉,都很难说了。

我个人觉得,这波政策出来之后,我感觉港股医药基本是快要临近到“利空出尽”的状态。

恒生医药从最高点3000点一路跌到现在的860点,下跌了整整72%。

很多的公司市值下跌幅度,比如药明生物,股价从高位下跌90%以上,而本身美国客户营收占比为45%,

药明康德股价从高位下跌了80%,海外业务占比65%;

显然实际的跌幅,可能已经超出了对整个生物医药板块的影响。

如果看好后续恒生医药能和中概一样触底反弹,那恒生医药(159892)确实可能出现一些短线博弈的机会。

至于要不要赌,这个依然是有不确定性风险的,所以仓位上我一直和大家反复强调,要把控好,分散配置。

........

再说第二瓜,社融这块,4月份发生了社融和m2同时负增长的奇观,历史罕见...

M1余额为66.01万亿,同比增长-1.4%,

4月M2余额301万亿,比上个月减少3.6万亿;

4月社融,比上个月减少1987亿,去年单月增长1.22万亿;

也就是通缩数据已经有点显现出来了,

之前一次社融增量为负值的时候,还得追溯到05年10月,社融增量-974亿。

不过非常巧合的是,当时的A股大盘是998

随后你们懂的,上证指数上涨5倍,一度突破6124点。

那么解释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社融和M2同时转负,背后预示着什么?

第二,这次股市是否会否极泰来,极限反转?

(1)社融转负,说明4月份社会还钱>借钱,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熄火。

社融主要分居民负债、企业负债和政府负债。

居民就不说了,这两年因为群众买房积极性太差,所以新增人民币贷款下降,新增贷款为负已经很常见。

自从22年以来就多次出现单月新增贷款为负,24年尤其夸张,4月更是创历史最低,-1666亿。

说到底,中国债务的核心是靠房地产信贷推动的,

比如老百姓通过买房创新信贷,以推动社融和M2的增长,

在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房价信心≈货币预期

但随着现在房价开始崩塌,那么印钞机彻底关停,

而且因为货币即负债,大量之前通过杠杆买房的老百姓因为经济不景气,

选择提前还房贷,或者直接违约暴雷,

因此导致M2和社融直接消失,资产负债表削减。

其实不管是个人,亦或者是企业,以及政府,本身都是围绕房地产经济来开动的印钞机。

比如政府的卖地收入支持基建投资,但房价下跌,卖地卖不动了,之前的债务就还不上了,不再举债或者暴雷,导致社融出现下降。

企业情况也一样,企业的信贷是基于经营投资回报率,但现在产能过剩,内需明显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不会盲目去扩张生产。

至于搞出口的,相对好点,但也受到老美的遏制。

(2)股市是否会出现否极泰来?

社融过去一直都和沪深300具有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不过这两年随着300暴跌入土,社融继续高增长,遂脱离沪深300的走向。

目前社融开始转负增长,似乎是给之前和股市的偏离来找补。

可以看到,这种走势,基本上要么是社融回补,要么是沪深300跟上。

比如4月份以来情况就是沪深300反弹,社融开始下降。

未来这俩均值回归趋势还是有比较大可能延续的,

除非社融极端性的下跌(可能性比较小),那么大盘依旧存在上涨的预期。

也即目前积极配置股市资产,理论上胜率比较高。

也可以参考咱们的股债利差模型下的定投倍数指标,当低于1倍的时候再减少A股的配置,现在是1.4倍,还可以再拿着看看~

大概就说这些。

0 阅读:70

思哲与创富

简介:明天聊聊投资理财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