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二战中的德国防空防御战术!

凯撒谈兵 2024-04-27 09:58:3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针对第三帝国的空袭期间,在德国领土上投放了超过一百万吨的炸弹,造成近 30 万平民死亡,另有 78 万人受伤。虽然大部分焦点仍然集中在德国上空的空战上——英美的轰炸攻势和德国空军的失败——但德国高射炮部队的作用普遍被忽视,尽管有超过一百万的男女士兵参与了帮助击落超过一半的盟军飞机。

防空部队

由于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对盟军轰炸机的防御效果失效,高射炮部队开始承担更大的负荷,成为本土防空的主要力量。德国在关键目标周围的防空力量急剧增加。 1944 年 1 月之前,被击落的美国轰炸机中大部分是战斗机击落的,但在 1944 年 6 月,高射炮击落了 201 架第八航空队重型轰炸机,而战斗机声称只击落了 80 架。

盟军的战略轰炸迫使德国组建了广泛的空中和地面防空系统。防御系统包括超过 100 英尺高的混凝土塔,允许重型高射炮部署在周围建筑物上方,创建伪装街道,甚至虚假城镇。空中预警、协调和指挥中心网络发现了盟军轰炸机,并向数千名高射炮手、探照灯部队和民防当局发出了轰炸机逼近的警报。

盟军轰炸机必须穿透遍布帝国边境和接近目标地区的重型高射炮带。目标可能会受到高射炮的保护,头顶上有弹幕气球、一排探照灯,甚至还有烟雾罐,以在白天遮蔽该区域。低空袭击必须面对 20 毫米和 37 毫米速射火炮的挑战。

有组织的防御

战争开始后,德国空军很快意识到需要保护德国和被占领土免受盟军轰炸机实力不断增强的影响。其结果是高射炮兵组织的巨大扩张。包括人员和行政人员在内的高炮兵力总数已超过100万,硬件包括9,000门重炮、30,000门轻炮和15,000门重型探照灯。

德国的基本防空系统被称为 Flakartillerie,简称高射炮。它是德国空军的一部分,受空军部控制,但 Heeresflak(陆军高射炮)除外。德国空军司令负责德国和占领国重要地区的防空。这一责任是通过空域(Luftgrue)和特别防御司令部履行的,其中包括航空资产、带探照灯和拦截气球的高射炮以及必要的飞机警报服务单位。空区的高射炮司令部分为高射群(Flakgruppen),而高射群又分为高射群(Flakuntergruppen),负责区域控制。

区域控制是消防控制的作战总部,也是通信中心。高射炮组织和警报部门之间以及高射炮部队和战斗机拦截部队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作战单位包括营和团。各个单位的组织不统一;该部队的具体组成取决于它在防御计划中预期发挥的作用。团可能完全由探照灯部队、炮兵部队或炮兵和探照灯混合营组成。

部署武器

重型高射炮连配备有四到六门重型火炮,通常为88毫米,还有两门轻型20毫米火炮,用于近距离保护炮台。轻型高射炮连通常配备大约十几门20毫米或37毫米火炮。静态火炮被放置在永久支架上或固定位置,通常为船员提供居住区。静态火炮的口径范围从轻型20毫米到重型150毫米。轻型和中口径火炮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和工厂的顶部。

具有静态作用的枪支也被放置在塔楼中。在柏林,有三座100英尺高的混凝土塔楼,每座屋顶面积为250平方英尺,并配备四门重型高射炮。机动火炮安装在火车车厢上,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位置。德国人认为,防空需要灵活,主动防御应与欺骗紧密配合。在这种系统下,机动部队在不同的时间占据不同的阵地,防空防御也经常改变,以适应敌方空中战术的变化,迷惑盟军的策划者。

在防守严密的地区,重炮部署在郊区,特别注意预期的接近线。轻枪集中在工厂、码头等脆弱点。它们偶尔被放置在引道线上,例如运河、河流或主干道。为了对抗扫射行动,轻枪被用来伏击战斗轰炸机。

高射战术

重型高射炮采用了多种火控方法。由于有时看不到目标,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仅依靠火力瞄准一个空中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德国人使用了多种火控方法,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目标、预测集中度和火力控制方法。固定拦网。火炮可以单独射击,也可以多达 32 门火炮齐射。

战争初期就使用了固定弹幕。在中央操作室的控制下,火灾几乎可以以任何形状进行——饼状、箱状、圆柱状或深度。这种类型的弹幕通常会投掷到易受攻击的目标点或炸弹投放点外,大多是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进行。

轻型或中型高射炮具有高度机动性,当目标进入视野和射程时几乎可以立即与目标交战。这些火炮依赖于高射速和高射速。对于 1,500 英尺以下的高度,它们非常准确。在非常低的高度(大约 50 英尺),由于视野有限、交战时间有限以及目标相对于火炮的高角速度,精度大大降低。轻型和中型火炮的火力是通过观察曳光弹来引导和纠正的。有时将枪放置在重型探照灯附近以获得大致的目标数据。

盲目和混乱

德国人使用了大量的探照灯。尽管探照灯在照亮高空飞行的轰炸机方面并不是特别成功,但它们也被用来产生眩目或眩光,以迷惑和迷惑敌方机组人员。使用的主要探照灯是直径60厘米和150厘米的抛物面玻璃反射器。眩光和眩光使定位目标变得困难,并降低了轰炸的准确性,而将光束保持在盟军飞机上有助于防御战斗机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飞机。

一个探照灯营包括三到四个重型探照灯组。电池组内装有多达十几个 150 厘米探照灯和多个声音定位器。除大规模使用外,重型探照灯通常通过声音定位器获得初始方向数据,而轻型探照灯则依靠搜索模式来拾取目标。探照灯将沿着可能接近重要目标的路线呈带状或集中布置。一条安全带通常由 10 到 30 个探照灯组成,间隔 1,000 到 2,000 码。

探照灯策略根据云状况而变化。在多云的夜晚,如果敌方飞机突破低空云层,数量有限的探照灯(带状或其他配置)就会开始行动。他们试图沿着云层底部跟踪飞机的航向,以便向夜间战斗机指示其航向,或者产生照亮的云彩效果,从而可以显示出飞机的轮廓,以利于战斗机或高射炮。

在有大量地面雾或工业雾霾的夜晚,探照灯光束无法穿透雾霾,探照灯以低仰角起作用,扩散光池,使盟军轰炸人员难以识别目标位置或地标。在晴朗的夜晚,当在腰带中协助战斗机拦截时,通常的策略是通过垂直引导光束来照亮目标,并产生一道光墙,从后方攻击的战斗机可以在光墙上看到敌方轰炸机,或者迫使轰炸机,当它们经受灯光的挑战时,飞得如此之近,以至于从地面上都可以看到它们,从而使其他灯光能够吸引它们。

弹幕气球

几个工业区和城镇使用了拦阻气球。拦截气球在目标区域附近形成不规则的垂直钢缆图案,旨在阻止敌方飞机进入该区域,并迫使飞机在不利于精确轰炸的高度飞行。拦阻气球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的带状,宽约八分之五英里,距目标区域外缘 11/2 英里,气球之间的距离为 200 至 800 码。气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高度飞行,气球的确切高度和数量取决于一天中的时间和天气。气球的平均飞行高度约为 6,000 至 8,000 英尺,但有报道称气球高达 11,000 至 12,000 英尺。战争后期推出了一种较小的气球,旨在对抗 4,500 英尺以下的攻击。气球与高射炮协调,气球中的任何间隙都被轻型和中型高射炮覆盖。

飞机警告服务

飞机警告由德国空军负责。虽然飞机警报服务处是航空信号服务处的一部分,但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旨在观察德国领空。飞机警报服务网络是一个由空中警卫站和空中警卫总部组成的网络状系统。这些站点的排列距离在 20 到 45 英里之间。

空中警卫站的功能是报告飞越该区域的任何飞机的数量、类型、高度、飞行方向和身份。这些报告被传送到一个中心,在那里进行过滤和评估,然后分发给民事和军事当局。远程和短程无线电定位仪器都用于警告目的。远程仪器沿着欧洲海岸间隔设置,用于预警,远程仪器和近程仪器散布在整个后方区域的网中,以补充目视观察。

铁路防御

德国不断增加的战争努力需要将大量防空人员转移到地面作战部队。通过使用铁路高射炮,可以在不明显削弱防空防御的情况下实现这种转移,铁路高射炮可以快速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以临时加固受威胁的地区,并通过引入Heimatflak或家庭防御单位,包括替换高炮人员与工厂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 16 岁和 17 岁的男孩。

没有回报的投资

德国的防空防御组织严密,与所有防空手段协调一致,包括战斗机、高射炮、警报部门和民防组织。但鉴于盟军轰炸对德国工业造成的损害并不显着,对人员和物资的投资值得怀疑。尽管如此,盟军战略轰炸的总体结果在战略上是有效的。它导致德国人将近四分之一的战争生产投入到防空防护上,并迫使他们动用大量资产来保卫广阔的区域,而攻击者可以选择目标,攻击弱点,并在他们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压倒系统。

0 阅读:336

凯撒谈兵

简介: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