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的擦边球技术,主要与台内球的控制相关,需要进一步强化。

老张说体育 2024-05-17 08:04:40

球迷对孙颖莎在世界杯上的擦边球技术议论纷纷,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的核心在于她对台内球的控制。如果孙颖莎能更好地控制台内球,争议自然会减少。懂球的球迷都明白,在与孙颖莎的比赛中,王曼昱在台内球的控制上非常出色。无论是对战孙颖莎、早田希娜,还是张本美和,王曼昱都频繁运用台内球技术。

精确的台内球控制不仅能在接发球环节限制对手的直接进攻,还能创造主动进攻的机会。去年对战孙颖莎时,王曼昱每当比分胶着或无法打透对手时,都会频繁使用台内球技术。女选手中,擅长台内球控制的并不多,大多注重前三板或相持。而台内球的掌控力,能体现选手的技术细腻度。王曼昱因身高臂长,在台内球的控制上更为得心应手。

王曼昱通过长期的摸索,才在台内球控制上有了心得。特别是在世界杯半决赛对战张本美和时,王曼昱通过台内球控制打乱了对方的进攻节奏。王曼昱在比赛遇到困难时,常以摆短和劈长为主,通过台内球的来回调动寻找进攻机会。而孙颖莎则主要在接发球环节进行摆短控制,较少使用劈长战术。

孙颖莎之所以更常用摆短,是因为她不擅长接发球直接拧拉。因此,她的接发球战术以摆短和劈长为主。相较于劈长,摆短更容易控制,只需将球控制在对方的半台区域即可。而劈长如果控制不好,容易擦边或直接下台。孙颖莎的正手技术较好,因其手臂短而还原性出色。然而在劈长台内球时,手臂短则难以控制力道,容易出现失误。如果是劈长反手位或正手位还好控制一些,但劈长中路球通常较难掌控。

因为劈长中路球的距离最短,考验选手的台内球力道掌控。如果孙颖莎的手臂更长一些,劈长时擦边或下台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劈长中路球对选手的台内球控制技术要求较高。在世界杯决赛中,孙颖莎大比分落后时,采用劈长中路球战术限制王曼昱,取得了一定效果。

孙颖莎在职业生涯中多次与王曼昱交手,从一开始就知道中路球能限制高个子选手。相持球环节中,孙颖莎通常对攻中路,而劈长战术则是她的冒险之举。这次世界杯决赛对孙颖莎尤为重要,面对大比分落后,她采取了战术上的冒险。孙颖莎的战术冒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决胜局劈长中路球时并未擦边,两位裁判都看得很清楚。孙颖莎选择擦边球回放是正确的,只是目前还没有鹰眼回放技术,如果有的话,结果会一目了然。

这对孙颖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夯实自己的技术,补齐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在的对手们不断攻击孙颖莎的正手位,调动她的位置,因为他们发现孙颖莎护台面积不足的短板并进行针对性的反制。孙颖莎也在强化中远台的护台优势,但在中远台她主要以防守为主,想要在远台反拉还需强化步伐优势。随着年龄增长,步伐调节对孙颖莎显得尤为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她的职业生涯走向。

优秀的选手都会正视自己的短板,孙颖莎的优点在于应变能力强。夯实台内球技术对她来说尤为关键。如今,早田希娜、王曼昱、张本美和等竞争对手的护台面积都有优势,他们势必通过台内球控制来限制孙颖莎的反击。在未来的各类比赛中,孙颖莎打台内球的次数将会增多。一个选手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相信孙颖莎能做到这一点。澳门世界杯的比赛已经对她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显然,目前的乒坛也在发生变化,高个子选手在技术上确实更具优势。

因为这是大球时代,更加讲究力量对拼和选手技术的全面性。如果孙颖莎在大球时代能率先成就大满贯,那将具备划时代的意义。许多球迷看好她的大满贯之路,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孙颖莎要成就大满贯必须打好台内球。

从世界杯的判罚尺度来看,乒乓球的裁判还是相当严格的。不论是对选手的发球还是擦边球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孙颖莎夺冠的难度确实增加了,接下来的沙特大满贯赛事也会验证这一点。台内球技术不仅对孙颖莎有约束作用,练好了台内球技术,她也能够限制对手,这才是补齐技术短板的最大作用。

1 阅读:52

老张说体育

简介:老张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