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从上海到“尔滨”,那些交融异国文化的中国城市

华舆 2024-01-23 13:50:18

这个冬天,因电视剧《繁花》和冰雪旅游,上海与哈尔滨可能是中国最火的两个城市。有趣的是,看似迥异的南北两城,都曾有“东方巴黎”美誉。到外滩或中央大街打卡的游客,惊艳于中与西、“土”与“洋”交融的文化氛围。而繁华街景背后,百年来在两城上演的中外碰撞与风云激荡的历史,同样让人着迷。

▲市民在和平饭店“繁花”剧照前拍照留念。中新网记者汤彦俊摄

▲1月4日,第25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的冰雕吸引游客观看。白天的冰雪大世界,游客仿佛置身现实版“冰雪奇缘”。图为童话王国景观区,选取法国巴黎圣母院及中国天坛祈年殿为核心区建筑,一座桥梁连接两组建筑。中新社 赵宇航 摄

上海地区,自北宋起背靠长三角的农业与手工业,逐步发展为贸易中心与重要港口。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被迫开放,外贸发展迅速,很快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对外商埠。外国银行、商会、报社、高级饭店等云集外滩,形成“十里洋场”。

黄浦江两岸灯火辉映的上海,常让人感到“纸醉金迷”和“小资情调”。但别忘了上海这座城市始终镌刻的红色基因。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起点,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随着产业发展,工人阶级不断壮大,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的摇篮,并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西杂处、信息汇通、多元文化和思想交锋,使上海成为近现代新思潮、新事业的孕生地。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作为先进的工业与外贸基地,担当起国家振兴的开路先锋。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在上海成立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2013年成立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在黄浦江头激荡,如《繁花》主角们那样的个人闯荡史,伴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史,让人津津乐道。一如阿宝揣着购买首支股票的血本骑车疾驰的场景,回味仍是惊心动魄。正是这种灯光交汇、多维而澎湃的历史,使“魔都”街巷引人一再深探。

▲周末的上海外滩景区。图片来源:CNSphoto周东潮 摄

另一个“东方巴黎”哈尔滨,有相通而不同的经历与气质。哈尔滨市所在地,历史上曾是金、清两朝和渤海国发祥地,但直至19世纪末,哈尔滨还只是松花江畔一座渔村。1896年至1903年,沙俄以哈尔滨为枢纽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大批俄国侨民与中国工人涌入哈尔滨,使其迅速成长为国际商埠。这一条以攫取为目的的铁路,客观上刺激了哈尔滨的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20世纪初,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哈尔滨,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各种流派的异国风格建筑拔地而起,芭蕾、西洋音乐等艺术生活活跃。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中央大街与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图为在索菲亚教堂广场上的游客。中新社记者于琨 摄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全境沦陷,哈尔滨亦在日占时期面临严峻形势。但东北人民从未屈于奴役,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哈尔滨人民开展了多次武装起义和游击战,并通过地下工作为抗日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天,哈尔滨东北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铭刻着这段极为艰难的反侵略史。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凭借优异的基础成为重要工业城市,承担国家发展重任,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严酷环境却孕育出东北人始终鲜明的幽默、豪爽基因。外地人通常容易对白山黑水的东北产生“土味但好笑”的刻板印象,但走进哈尔滨,便能感觉到这座异国情调浓郁的城市历经酷寒的刚毅。一面是大气无畏的壮士豪杰,一面是“能屈能伸”的“尔滨少爷”,庄严与逗趣的不同气质奇妙交融,令人难忘。

▲1月5日清晨,黑龙江哈尔滨,位于红专街的“红专早市”人潮涌动。不少游客在此品尝东北特色美食,粘豆包、冻梨、红肠等广受欢迎。图为早市人头济济。中新社 赵宇航 摄

实际上,不只是上海与哈尔滨,中国的许多城市——长春、天津、泉州、厦门、广州等——都是中外文化碰撞交汇的城市。它们以相似的包容而有傲骨的态度将异国文化融入城市,无论在富裕或是阴翳的年代,都展露出求新求变的韧性与活力。走入这些城市,了解它们的历史,或许也是一种读懂中国的方式。这一次,《繁花》和冰雪旅游打开了上海和“尔滨”的发现之旅。而更多中国城市的故事书,正待当代人重阅。(完)

作者/李晗雪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