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库存周期】,关注库存切换、大宗商品、中游制造行业

椰子看财经 2023-08-02 20:53:02

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49.3%,经济还在收缩,但收缩的幅度在减缓。

生产指数下降0.1个百分点至50.2%,新订单指数上升0.9个百分点至49.5%,生产端仍强于需求端。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7.4个百分点至为52.4%,需求好转带动价格回升,自2022年底以来,需求不足得以缓解,内需持续收缩趋势得以缓解。

制造业出厂价格上升4.7个百分点至48.6%,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46.3%,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8个百分点至48.2%,库存回升并非“补库存”,企业从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再逐步转向补库存,仅反映库存切换的迹象增强,并非已从“去库转向补库”,我们大概率会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切换到补库存阶段。站在当下时间点,但凡讲被动补库,甚至主动补库,把经济周期搞成逆行的观点,一律要谨慎。

库存周期

•被动补库,需求见顶回落,经济边际变差,企业未及时收缩生产,库存被动增加。

•主动去库,需求持续弱化,企业主动减少库存,库存逐步回落。

•被动去库,需求边际回升,经济边际转暖,企业未及时扩大生产,库存被动减少。

•主动补库,需求持续向好,企业营收改善,企业主动增加库存。

库存周期的本质是需求与生产之间的错位与时滞,主动去库→被动去库→主动补库,伴随补库,经济景气度上升。

回顾历史数据,主动去库平均持续时间约11个月,目前已达13个月,本轮库存周期即将或已经进入被动去库阶段。

2000年至今,经历了6轮库存周期,平均每一轮持续40个月左右。2008年之后,中美库存周期共振同步性提升。我们的库存周期,驱动力由原材料加工转向中游制造业。美国的库存周期,主要驱动力则为下游消费。

四季度,我们大概率切换到补库、美国去库阶段,而明年将进入双方补库共振阶段,一些行业有望受益于中美库存共振。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复苏情况:中游>下游>上游,上游原材料企业利润缩水较为明显,中游制造业利润的占比攀升。7月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回升,意味着PPI阶段性见底,关注大宗商品,关注库存切换,关注中游制造行业。

个人总结

1、需求不足有所缓解,但生产端仍强于需求端。需求先于工业企业利润,先于企业应对库存的行为,即需求>企业利润变化>企业库存行为。

2、我国补库驱动力已转向中游制造业,关注中游制造行业。

3、中美库存共振,关注外需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化工),关注库存切换(钢铁),关注大宗商品(有色)。

信心和情绪在前,逻辑修复在后。

宏观在左,交易在右,资本永不眠!

本文由爱撸铁的程序猿原创。

文|爱撸铁的程序猿

头条热榜

0 阅读:55

椰子看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