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为帮哥哥还债,16岁辍学打工,陪伴老板24年,获得30亿

未央史默事 2024-05-02 09:20:43

——●◯前言◯●——

没学历、没背景、负债累累的她只能从一个小服务员做起,一做就是30年。

这个过程中,她凭借陪伴自己的老板24年,从一个小服务员,成功坐上了公司CEO的宝座,还得到了30亿的集团分红。

老板为何放心将企业交给她?这背后有何深意?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家境贫寒,替兄还债◯●——

1978年,杨利娟来到这个被群山环抱的世界,作为家中最小的妹妹,她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父母虽然只是普通的农民,但对这个家庭来说,能有口吃饭已是知足常乐。杨利娟那两个从小就奋斗在外的哥哥,更是家里的骄傲,寄予厚望能改变家境。

然而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残酷,在杨利娟16岁那年,两个哥哥的生意遭受重创,不仅几年来的积蓄赔得精光,更加重了一大笔债务。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债主们像无情的禽兽,不分昼夜地上门讨债,杨家甚至被迫卖掉了所有值钱的家当。

正当一家人绝望之时,杨利娟选择成为这个家的救世主。她扔下了学习的梦想,主动要求辍学,到外面打工赚钱还债。作为家中独苗,父母是不愿意的,但实在拗不过杨利娟的决心。

命运的无情,给了杨利娟太多太多的磨难。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她在求职路上遭遇了无数次拒绝,最终只能在一家小餐馆打工。

尽管如此,她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老板的赏识,月薪虽然只有120元,却是同龄人的TOP水平。

就在杨利娟以打工赚钱还债的方式,挣扎在生活的泥潭时,命运却为她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大门。

——●◯意外入职,改变人生◯●——

就在杨利娟为生计奔波之际,一位特殊的顾客惹足了她的注意。这位顾客不时光顾小馆,鲜有人比他更热爱美食。

他就是张勇,一家新开的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老板。

杨利娟优质的服务自然也映入了张勇的眼帘。这个年轻女孩身上透露出一股子拼劲和渴望成功的气质,让张勇联想到了自己当年的奋斗历程。

于是,张勇毫不犹豫地向她抛出了一条大虚构梦橄榄枝——加入海底捞,月薪160元。

张勇预料到,这个姑娘定能成为自己事业的中流砥柱。然而杨利娟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理由是薪酬太低,无法承担家里的债务。这令张勇大为震惊,同时也对她的傲骨更是肃然起敬。

半年后的一个寻常日子,杨利娟收拾着行李,准备离开老东家的小馆。眼见破旧的环境将被抛诸脑后,她竟有些依依不舍。

就在这时,那个让她朝思暮想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门口——张勇来了,而且带着一份意味深长的邀请。

"要不要加入我们海底捞?"张勇问道,"现在还给你160元的月薪,够吗?"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杨利娟的预期,她几乎被这份热情所震撼。面对这个良机,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但接下来的日子要比杨利娟想的要难的多。

——●◯肝脑涂地◯●——

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刚刚加入海底捞的杨利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艰难和严苛。

作为服务生,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将近百种菜品的配料、做法和注意事项,同时还要学会优雅的上菜方式。

面对这些全新的规则和标准,杨利娟一度手足无措。工作中屡屡出错,不仅被上司批评,甚至还被扣了工资。

一次,一位挑剔的客人狠狠数落她的服务态度差劲,她在后厨痛哭流涕。就在她打算放弃时,曾经慷慨相助的张勇再次伸出了手。

"这是家大公司,标准自然要高一些。"张勇安慰道,"只要你肯吃苦,定能慢慢习惯。"

说着,他亲自教导杨利娟各种餐具的摆放方式,菜品的做法和服务的细节。有时,张勇甚至会带她参加公司的例会,让她了解海底捞的经营理念。

杨利娟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过去的所学在这里无足轻重。但她没有放弃,而是拼命吸收新知识,终于逐渐融入了这个团队。

就这样,杨利娟在泪水和汗水中一点一滴成长。三年时间,她先后担任了配料师、上菜员、领班和大堂经理,每一个新角色都是她前所未有的挑战,她睡过了员工宿舍的窄小床铺,也经历过被客人暴力对待的屈辱,但她从未气馁。

相反,这一次次的磨砺只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执着。

终于,在杨利娟21岁那年,张勇宣布要在西安开设一家新的分店,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我看好你,你一定能行!"张勇语重心长地说。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挑战,杨利娟自然是忐忑不安的。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杨利娟不仅在总部接受了为期数月的专业培训,还主动向其他店长请教管理经验。

她了解到,开设一家新店并非易事,除了招募训练员工,还需要解决场地的装修、物资的采购和存储、配送渠道的建立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她逐一列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事无巨细地操心着一切。

就在店铺装修的最后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了部分设施的损坏。眼见开业日期无法按期而至,杨利娟顿时陷入了绝望之中。

但就在这时,张勇再次给予她莫大的鼓舞和帮助。他不仅提供了额外的资金支持,还亲自协调物资供应商,让工程能够如期完工。

终于,在万分艰辛之下,西安的这家新店于2002年开业了。虽然开局并不顺利,但杨利娟并没有气馁。她时刻关注着顾客的反馈,对于任何存在的问题,都会及时采取措施改正。

待到第二年,凭借海底捞标准化的服务,这家店终于扭亏为盈,开始步入正轨。

一番操劳之后,杨利娟也在这家店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员工的培训考核,到菜品质量的把控,到营销活动的策划执行,她无一不是亲力亲为。

虽然艰辛无比,但她却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她感受到了当老板的快乐,也领会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西安店稳健发展之际,张勇宣布任命杨利娟为区域经理,负责公司在陕西一带的扩张事宜。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起步于小餐馆的女孩,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事业的高峰。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终于在这个曾经陌生的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任,杨利娟并没有骄傲自满。她明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勇的赏识和栽培。

正是张勇当年的一番好意,让她有机会在海底捞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能。而她也决心要以更加卓越的业绩,来回报公司和张勇的知遇之恩。

——●◯共创佳绩◯●——

2018年,海底捞在资本市场上憧憬已久的上市终于成行。在这个重大时刻,张勇毫不犹豫地将公司的掌门人大权,交予了杨利娟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女孩。

就这样,一个从服务员做起的平凡人,一跃成为身家超过30亿元的富豪。

面对突如其来的殊荣,杨利娟并没有被权力和金钱冲昏了头脑。

她明白,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完全归功于张勇的慧眼识珠和言传身教。正是张勇当年看中了她的拼搏精神,并给予了她在海底捞大展身手的机会。如今能获此重任,只不过是在还债而已。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海底捞将扬帆远航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将它狠狠摔在了泥潭之中。张勇在不久前冒进地拓展了多个新业务板块,结果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回报,反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亏损。

一时间,海底捞的现金流告急,开店节奏不得不大幅放缓。眼见多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张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烦恼之中。

就在危机时刻,杨利娟再次挺身而出,推行了一项被称为"啄木鸟计划"的拯救方案。

她亲自奔赴一线门店,召开例会了解诉求,并迅速调整了菜品的配方和价格体系。同时,她还通过裁员和缩减非核心业务的方式,为公司减轻了沉重的现金流压力。

最重要的是,她再次强调服务和品质对于海底捞的重要性,要求各家门店一定要恪守公司的经营理念。

就这样,在杨利娟的带领下,海底捞像只啄木鸟一般,在崎岖的大环境中一点一点突破重围。

终于,在2022年,这家曾一度陷入困境的餐饮巨头,再次重拾了昔日的风采。

就在这一年,张勇正式卸任CEO一职,将整个海底捞集团的大权,全权交予了杨利娟。

在张勇的帮助下,27年前那个只身打拼的农村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餐饮界的巨头。她曾一度被人看作是默默无闻的"黑马",现在却已成为数亿人所向往的"领头马"。

接手海底捞集团的重任后,杨利娟的第一件事就是恪守张勇的教诲。

除了思想上的淬炼,杨利娟还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她取消了门店与总部间的层层把关,赋予了店长更大的自主权,鼓励他们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作。

与此同时,她还改革了薪酬体系,增加了绩效奖金的占比,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说,正是凭借杨利娟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海底捞才能在当下严峻的行业环境中屹立不倒,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杨利娟)

【2】-中新经纬 2022年5月20日发布(新经济这十年|海底捞CEO杨利娟:餐饮业走向“人”与“技”并重)

【3】-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2年4月6日(独家对话海底捞CEO:从张勇到杨利娟|封面故事)

【4】-国际在线 2022年3月2日(海底捞换帅!“最牛服务员”杨利娟上任CEO)

0 阅读:10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