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为祸三年之久

吕公评历史 2023-02-11 05:54:04

侯景之乱中,藩王作战不力,究竟是藩王太弱还是侯景太强?南梁是否在梁武帝晚期军事实力已经下滑?梁武帝(寿命太长)是否需要为侯景之乱负主要责任?公元549年,侯景率8千叛军,击溃梁30万部队,一直打到梁都城建康。对此,梁名将羊侃早有所料,可皇上却淡定地说:这不可能!

他,凭一人之力,阻挡叛臣侯景的十万大军,守住了建康城。可Z后,他却因病而亡。他身故后,侯景竟砍杀建康城,百万人口!不是藩王太弱,是整个南梁都很弱。侯景之乱是江东社会时代的划分点,侯景之乱导致了兵户制的彻底瓦解,冲击了南朝的奴隶制度,改变了士庶阶层的力量对比。

上述三点影响正是侯景之乱前南梁社会问题的爆发,实际上在侯景投降南朝前,南梁的社会问题已经非常非常非常严重了。

首先是小农经济的破产,梁武帝念佛教,营造佛寺,施舍僧尼,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梁朝田租田税并征,还有禄绢、禄棉、禄米等各种杂税,再加上南朝长期以来的币制混乱,农民在租税折变时还要承受巨额损失,再加上南朝繁重的徭役,自耕农无法生存,只能“依于大姓,聚于屯封”

其次是统治阶级极度腐化,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梁朝建立初期,梁武帝为了巩固统治一面提拔寒门执掌机要,一面恢复百家士族的权力,激化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梁朝的统治基础建立于此,所以对士族官僚地主盘剥百姓,贪污腐化的行为也并不追究,鱼弘就说过:“我为郡,所谓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麞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人称“四尽太守”。

最后是兵户制度的衰落和私兵制的兴起,由于南朝的兵户不但服兵役,还需要承担租税,所以负担非常重,生活十分困苦,经常出现弃子不养的情况,导致国家兵源严重不足;再加上自刘宋起允许地主私养部曲,形成了私人武装士兵精壮,国家军队老弱病残的情况。到了梁朝兵户制度已经到了最低点,梁朝的腐败风气在军队里更加严重,军官肆意克扣军粮,兵户逃亡非常严重。到了梁武帝末年,发动战争时“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军队战斗力跌入冰点。

所以说侯景之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叛乱,实际上是整个南朝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当然,梁武帝在对侯景问题的处理上过于幼稚和愚蠢,是侯景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这个百度一下就知道,就不细说了。总体来讲,梁武帝不是要对侯景之乱负主要责任,是要负全部责任。

从侯景之乱的过程来看,梁武帝其实并没老糊涂。侯景兵力不多,也没有大义名分,围攻台城这点弹丸之地居然花了五个月。梁武帝判断他不能成事是正确的。

侯景最终能够成事,在于他成功地利用了梁宗室各怀鬼胎的心理,都想收平叛大功,又都盼着侯景干掉梁武帝以后自己上位,最好把萧纲也杀了。且不说侯景能否开天眼知道自己可以走到这一步,就是真的知道能走这步,这也是个死局。东魏西魏都容他不得,在南梁又有君父之仇,普天之下还有他可以去的地方吗?

梁武帝和萧纲相继被侯景害死之后,整个南梁内部终于没有公认的皇位继承人了。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同样不到半年侯景就死于部将之手。所以侯景之乱,梁武帝对实力的判断是准确的,但是他忽略了侯景自蹈险地的选择。如果侯景依靠那八九千人攻城略地,不要说没有人会响应他,所有的南梁官员都会视他为荣华富贵送上门来。而他兵行险招直奔建康的行为,才是他能够死中求活,最终翻盘的根源所在。

0 阅读:10

吕公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