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新升级!"互换通"上线一周年,一揽子优化举措将利好投资者

国际金融报 2024-05-16 09:08:03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迎来上线运行一周年。

一年来,交易清算等机制安排运转顺畅,业务量持续上升,不仅为境内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推动了我国债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稳步发展。

从“0”到“1”只是开始,奋进脚步永不停歇。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日前集中上新一系列优化举措。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更大程度推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带动境内投资者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日均成交增长近3倍

2023年5月15日,随着京港两地同时鸣锣,备受关注的“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内地与香港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引进互联互通安排。

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

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20家境内报价商与58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1.7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名义本金约76亿元人民币,按月计算的日均成交名义本金增长近3倍,从上线首月日均约3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4月日均12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互换通”的启动与“债券通”相辅相成,为国际投资者在投资内地债券市场时对冲利率风险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机构长期投资者持有内地债券。

记者了解到,自“互换通”上线以来,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3月末,境外机构已连续14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在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总经理朱璟看来,“互换通”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主要得益于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和清算成本,让持有中国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头寸风险管理目标。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同样指出,“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境内的利率互换市场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更加多元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策略。

他观察到,在“互换通”推出的一年里,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回暖,国际投资者的参与不断深入,对于使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互换通”交易日渐活跃,呈现月均持续增长的积极态势。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也对记者表示,过去一年,各类境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积极参与到流动性更好、交易品种更丰富的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运用衍生品工具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互换通’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联动也在日益增强。”

迎多项优化新安排

“互换通”上线一周年之际,人民银行再度释放政策利好,优化“互换通”机制安排。具体来看,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IMM合约)。在境外利率互换市场,IMM合约是主流的交易品种。一方面IMM合约起息日固定,有助于投资者管理定盘利率风险,更好地开展各种投资策略和管理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国际投资者可以使用相同IMM日期的不同利率互换合约开展各国利率之间的宏观对冲交易,更好地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合约压缩是国际清算机构为投资者广泛提供的集中清算增值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可以对买卖方向相反、合约要素符合匹配规则、已纳入集中清算的利率互换合约进行压缩,减少存续期合约数量和名义本金,便利投资者更好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历史起息合约则主要用于配合合约压缩功能使用。

三是推出其他便利举措,譬如将“互换通”费用优惠再延长1年,对于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开展的交易清算实行费用全额减免,促进降低业务参与成本。

东方汇理银行环球金融市场部亚太及中东地区宏观产品主管及联席交易主管胡文涛分析认为,“互换通”机制的持续优化,正令离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方面的做市能力持续提高。“当离岸做市商通过‘互换通’以境内利率衍生品来对冲风险后,便可以向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报价,这无疑将显著降低境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的操作成本,并实现更精准的债券持仓期限管理。”

他认为,随着“互换通”上线IMM合约、合约压缩服务和历史起息合约等新功能,未来境外参与者不但可以获得远期起息的利率衍生品报价,还将增加对存量交易进行提前交割结算的操作便利性,进而更好地协助境外参与者管理利率风险。

“一系列优化功能,将推动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习惯进一步接轨,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在交易中提高保证金的使用效率,并且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的便利性。”张劲秋表示,随着这些优化功能的上线,预计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和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展望未来,张劲秋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不断推动各项业务开放和优化措施落地,也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使得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价值不断提升,并将继续推动更多境外机构将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1

国际金融报

简介:人民日报旗下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