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舍利科夫海峡看美国低价买入阿拉斯加,为何是最赚的一笔买卖?

维达说 2024-05-19 17:19:46

伴随着海洋进入人类活动范畴和文明视野,横卧在蓝水中央的海峡逐渐受到关注,成为人类历史坚实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在不胜枚举的海峡中,载入世界辞书的数以百计,它们中有赫赫有名的诸如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也有一些并不知名却是当地重要的海上通道,如本期要讲的舍利科夫海峡。

虽不知名,但无比重要

世界海峡合集从白令海峡起始,一路南下西行,终于绕到美洲重回北太平洋,所以舍利科夫海峡也是本系列的终点。该海峡位于阿拉斯加半岛与科迪亚克岛之间,长约160公里,平均宽度约为50公里,最窄处为36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海峡中有阿拉斯加暖流支脉流经,水流速度较快,时速达15公里。

海峡所临的柯迪亚克岛面积8975平方公里,是阿拉斯加州的第一大岛和仅次于夏威夷大岛的美国第二大岛。岛上地貌奇特,风景壮丽,沿岸有沼泽地、草原,也有冰川谷地和终年积雪的山峰。因为有几个海湾深入岛内,人们不论站在该岛的任何一个地点,距离大海都不会超过15英里。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这里雨量充沛,一年中有半年雾霭沉沉,植被繁茂。

科迪亚克岛盛产大马哈鱼和鳕鱼。特别是大马哈鱼每年都游回岛上的各条小河产卵,那是它们的出生地。单就一条名为阿耶库力克的小河在产卵期就会拥来100万条大马哈鱼,而岛上这样的小河足有400余条,所以光大马哈鱼每年都能给岛上带来4000万美元的收益。也因为这个原因,岛上常住人口达16000人,包括数量超2000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多以捕鱼为生。

若单论海峡知名度,舍利科夫海峡与马六甲、直布罗陀这些海峡相比是大大不如,但它却是阿拉斯加最重要的一条海上通道,因为它是连通安克雷奇所在的库克湾与北太平洋的重要水道。安克雷奇是阿拉斯加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最重要的港口,超过95%的货物从这里进入阿拉斯加,是安克雷奇铁路的汇集地,几乎所有阿拉斯加内陆边界的旅客都会通过安克雷奇。

美国在阿拉斯加主要的四大基地之二的艾尔曼多空军基地及李察森军事基地就在安克雷奇的北边。由于阿拉斯加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普遍寒冷,但安克雷奇所在的中南部地区由于受阿拉斯加山脉、楚加奇山脉在内的环阿拉斯加湾的弓形山带庇佑,以及阿拉斯加暖流的增温效果影响,夏季均温在4~16℃,冬季在4~-7℃,年降水量达1525~4065毫米,远较内陆舒适。

所以安克雷奇拥有人口超过30万,约占整个阿拉斯加州总人口的40%以上,若算上周边包括科迪亚克岛上的人口的话,阿拉斯加州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中南部这块。可见作为安克雷奇所在的库克湾连通外海的水道,舍利科夫海峡在当地有多重要。

低价买入阿拉斯加,美国最赚的买卖

额外一提的是,安克雷奇虽然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但并不是阿拉斯加州的首府,首府是远离阿拉斯拉本土,地处州东南部南北狭长且支离破碎的“阿拉斯加狭地”上的朱诺。朱诺崛起于19世纪的淘金热时期。其实淘金热也是阿拉斯加城市兴起的最主要原因。在第一批欧洲人到达阿拉斯加前 ,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1741年效忠于俄国沙皇的丹麦航海家维特斯·白令航行岛阿拉斯加,之后俄国人为了动物毛皮来到这里建起了星星点点的狩猎站和贸易站,所以从1799年开始阿拉斯加成为俄国殖民地。但到1867年,由于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与英法联军,出于担忧阿拉斯加被英国(当地加拿大为英属殖民地)夺走,远东会遭到背刺的考虑,便决定将阿拉斯加低价出售给当时与英国不对付的美国。

英国的部分前殖民地,如今的英联邦成员国

最终美国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的价格从沙俄手中买下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平均下来每英亩土块仅值两美分。这是一笔在当时沙皇很满意却让俄罗斯后悔不已的买卖。原因就是美国人在这里不仅发现了年产11吨的黄金,还有至少在18亿吨的石油储量、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7亿吨储量的煤炭,现已勘探出的矿产资源仅估值就超过2万亿美元。

此外三面环海的阿拉斯加,其绵延约5.5万公里的海岸线及其周围冰冷的水域是世界上最大,最富饶的渔场之一,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大量供应多种深海鱼类及野生鲑鱼的产地。阿拉斯加州每年出口的海产占全美56%以上,如以单一国家视之,可稳居全球前六位,每年约有1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海产品出口到中国,安克雷奇便是主要输出港。如此巨大的财富,更不要说阿拉斯加本身所蕴含的地缘价值了。

不过当年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后十多年,这里都没有出现多少变化,直到1880年人们在朱诺发现了黄金,从而揭开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序幕。淘金热给阿拉斯加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分布广、产量大的金矿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朱诺一夜之间兴起了,成为了当时阿拉斯加最繁华的城市,也就成了首府。

但随着金矿的枯竭,朱诺僻居阿拉斯加狭地一隅的劣势凸显,虽然阿拉斯加狭地与阿拉斯加本土相接,面积也有9万平方公里,南北跨度更达1040公里,几乎挡住了加拿大一半的西海岸,但因为中间楚加奇山脉的阻隔,与本土并没有铁路或公路相连,只能通过飞机或轮船往来,于是美国在1914年开始建立安克雷奇作为阿拉斯加的交通枢纽,由此朱诺逐渐衰落,沦为阿拉斯加第三大城市。

全长1200公里的“穿越阿拉斯加输油管”

安克雷奇始于交通枢纽,堪称是火车拉来的港口城市,后来又因为空运、军事价值以及周边石油资源的开发,遂一举超越朱诺成为阿拉斯加第一大城市,是全长1200公里的“穿越阿拉斯加输油管”的输出地,每天约有145万加仑的石油从这里途径舍利科夫海峡运送到美国本土或其他国家。

这就是舍利科夫海峡,尽管并不知名,但却是阿拉斯加最不可或缺的一条海上通道,在阿拉斯加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上期回顾:库克海峡:隔开新西兰北岛与南岛的天堑,为何不修跨海大桥连通?

备注:本文是《世界海峡合集》的第61章原创作品,也是终章,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1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