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逛上海,去百货大楼发现忘带钱:我几十年没亲自买过东西了

墓史揭秘 2023-12-27 12:00:23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来到了位于共和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次访沪之旅,与既往的几次出访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他在退休之后,第一次以私人的身份访问上海。

来到上海之后的邓小平,第一次感受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一天,邓小平兴致盎然地来到了上海的百货大楼,想要到百货大楼里给家人买点东西。但是令邓小平感到尴尬不已的是,他这次来百货大楼竟然忘记了带钱!

看到邓小平没有带钱的售货员立即说道,百货大楼愿意把这些货物送给邓小平。但被邓小平婉言谢绝,说自己其一绝不搞特殊化,其二自己已经辞去了国家领导人的职务。邓小平感慨道:“到了今天,我才发现我已经几十年没有亲自花过钱了!”

那么,邓小平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几十年没有亲自花过钱呢?邓小平退休之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退休后的邓小平,为何选择前往上海?

80年代末,邓小平为何选择退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更意味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第二代党领导集体的形成。

邓小平在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后,立刻高屋建瓴地意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就是立即叫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干部终身责任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功勋的英雄们纷纷被任命为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干部。多年来投身革命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能够继续在祖国的一线继续为人民发光发热。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邓小平意识到:只有老一辈的革命干部退居二线,才有可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因此,共和国废除干部终身责任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能够推动干部终身责任制的废除,邓小平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主动辞去了自己肩负多年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在邓小平的带领下,陈云、徐向前、华国锋等人同样先后辞去了自己肩负的职务,这让1980年的中国干部终身责任制干部的废除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邓小平也考虑到了新一任干部虽然锐意进取,但经验相对不足的问题。因此,在邓小平的竭力建议之下,20世纪80年代,老一辈的干部组成了中央顾问委员会。这个顾问委员会虽然并无实际权力,却可以为国家继续建言献策,让老一辈干部的经验与新一代青年干部锐意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从而齐心协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新一任的年轻干部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邓小平意识到老一辈的干部,应该到了真正放手,让年轻人大胆去干的时候。邓小平在1989年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说道:

“这些年来看,我们新一辈的领导人已经成长了,是应该到了我们让年轻人迈开腿的时候,只有把权力交给年轻一辈,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才会迈得更大,走得更远。”

在邓小平的建议下,陈云、薄一波等昔日里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也一致同意了邓小平的看法,表示自己会和邓小平一起退休,并且认为中央顾问委员会是时候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

当邓小平将自己即将退休,中央顾问委员会将被取消的消息公布于党内后,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有不少党员干部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发展离不开邓小平,也离不开中央顾问委员会。因此,有人建议要将中央顾问委员会再保留一段时间,但是,薄一波却力排众议说道:

“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取消势在必行,如果大家有什么异议,最好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1989年,邓小平辞去了所有的工作职务,正式退居二线,过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退休生活。

邓小平退休后的生活怎样

邓小平在退休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后,并没有就此真正地休闲下来,感到空虚落寞。实际上,邓小平即便是在退休之前,个人的兴趣爱好也称得上是十分广泛,在从工作岗位上走下之后,邓小平获得了更多投身兴趣爱好,思考国家和人生问题的时间。

邓小平在平日里的第一大兴趣爱好,就是散步。据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称,邓小平早年时期曾因在战场上受伤,落下腿脚不便的毛病。在经过医院的治疗之后,医生建议邓小平平日里可以通过散步,来慢慢修复腿伤。

如此一来,邓小平就养成了散步的习惯。邓小平虽然个头一般,但散步时迈出的步履往往十分稳健而迅速,在走路的过程中,邓小平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心想着国家大事,邓小平在人生低谷时散步的那条街道,在今天被称之为“小平大道”,正是在这条大路上邓小平想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了散步之外,邓小平人生之中的第二大喜欢做的体育运动,就是游泳,而且特别是冬天下水游泳,邓小平的这一点习惯与毛主席有几分相似。邓小平的水性也非常好,即便是年过七旬的高龄,在水中也能一口气游上四五里左右的距离。

曾经采访邓小平的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为什么他自己有喜欢下水游泳的习惯,是不是在学习和模仿毛主席,邓小平回答道:“除了自己之外,其实有很多共产党员也十分喜欢下水游泳,尤其是偏爱冬泳,这是因为冬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磨砺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邓小平喜欢的第三大体育运动项目,就是十分喜欢看足球,这是邓小平从青年时期就保留下来的习惯。邓小平早年时期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平日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在看球这件事上却毫不吝啬。据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回忆称,年轻时的邓小平会把自己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买球票。晚年的邓小平虽然经济上不再那么拮据,却依旧嗜球如命,甚至拉着家里的小孩子一起看足球。

此外,邓小平对中国的足球教育格外重视。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过中国的足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国的足球要走出国门,冲出亚洲。1977年,邓小平在复出之际参观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的一场国际足球赛事,球场上的8万球迷见到邓小平抵达现场后,同时起身向邓小平致敬。

邓小平的第四大兴趣爱好,就是喜欢打桥牌。邓小平对桥牌的喜欢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经常和朋友一打就是打个通宵。此外,邓小平的桥牌技巧还十分地高超,就连桥牌冠军杨小燕都对邓小平的桥牌技巧称赞有加,杨小燕说道:“从邓小平打球拍的技巧,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杰出的历史伟人,他打牌的手法快、稳、准。每次出牌都能瞅准时机,一击制敌。”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邓小平在桥牌桌上丝毫没有身为国家领导人的架子。邓小平在中南海打桥牌经常跟丁关根结为搭档,而聂卫平则经常跟胡耀邦、万里结为搭档,五人三组打桥牌经常互有输赢,他们彼此之间虽然不赌钱,但立下规定谁输了牌谁就要钻桌子。每次邓小平不小心输掉牌局之后,他也会和平常人一样钻桌子,这更让邓小平这位历史伟人在生活中多了几分亲切感。

邓小平在生活中的第五大兴趣爱好,就是吸烟。邓小平虽然不胜酒力,但是嗜烟如命。邓小平对熊猫香烟情有独钟,也正是因为邓小平对熊猫香烟的偏爱,熊猫香烟才能够走出国门,成为一款备受世界瞩目的名牌香烟。

不过,邓小平由于晚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因此医生建议邓小平尽早戒烟。令人惊讶的是,晚年的邓小平竟然凭借着自己惊人的毅力,晚年戒掉了吸烟的习惯。

邓小平为何前往上海

虽然邓小平在退休之后的生活十分休闲,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邓小平从始至终还是把国家未来的发展放在自己心中头等重要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进行,邓小平决定,在中国的南方各地进行考察,其中位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市,是邓小平进行南方考察的重点。

然而,为了不惊动沿线的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邓小平此行仅带了自己的四名子女,说自己这只是“家庭出游”。但是,凭借着邓小平在中国国内产生的巨大威望,邓小平的这次全国视察还是引起了国内的普遍关注。

邓小平在视察全国南方各个城市时,提出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步子,应该再大一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精辟而重要的论断。

邓小平在视察全国南方各地时提出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被称作“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更是当时共和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之际,感到迷茫时的一剂良药和一盏明灯。

当邓小平来到上海时,中间发生了这样的一段插曲。邓小平看到上海繁华的百货大楼,饶有兴致地准备进入百货大楼内买一些商品,但是等到柜台前结账时,邓小平尴尬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带钱,邓小平不禁十分感慨地说道:“自己已经几十年来没有亲自花钱买过东西了,出门竟然忘记带钱,看来自己的头脑也是时候该好好开放一下了。”

在1992年举行的党十四大上,我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党内将邓小平称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邓小平坚决谢绝这一称呼,说自己和共和国也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寻找未来发展的出路而已。

1997年,邓小平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为共和国所做的历史贡献,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

0 阅读:87

墓史揭秘

简介:人生如戏,只关注考古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