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过两任兵团政委,下级都是上将,为何授衔时他却成为中将?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05-19 17:50:11

李天佑是从广西百色起义成长起来的我军优秀将领,他革命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纷繁,传奇不断,鲜为人知的是,李天佑实际上还是“万岁军”38军的首任军长,后来梁兴初能在朝鲜战场带38军打出辉煌战绩,这其中自然有李天佑为38军打下的“坚实基础”

战功赫赫,威名广传,因而在1955年授衔时,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好像也是意料之中,只是在这场授衔的仪式上,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自然是有人欢喜,也有人忧愁。

莫文骅是李天佑的上级,他曾担任过四野第14,13兵团的政委,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莫文骅多次参与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譬如塔山阻击战,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这期间,他都为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劳。

而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到1955年授衔时,莫文骅的军衔却是连李天佑也不如,授衔时,他仅仅是位中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莫文骅是广西南宁人,相对于共和国其他的一些开国将领来说,莫文骅有自己特殊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家境相当殷实,并非是穷苦人家,而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也并非是生活所迫,而是理想追求。

当大革命的潮流在全国范围进行的轰轰烈烈时,当时在广西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的莫文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仅加入了共青团,而且还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视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进入白色恐怖时期,莫文骅由于积极革命,受到了军阀的逮捕,他如果放弃自己的信仰,那么,他就可以出狱,但是莫文骅却是始终如一,他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经历了身体上的多次磨难后,敌人最终不得不将莫文骅释放,自此莫文骅如“龙归大海”开始尽力的为革命东奔西走。

1929年,莫文骅的革命人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为在这一年,他参加了由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虽然没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声势浩大,但是对广西当地来说,影响深远,而这次起义后的队伍,也成为了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力量之一,从这支队伍中,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开国元勋,譬如李天佑,韦国清,以及莫文骅等。

莫文骅参加“百色起义”后,一直跟随张云逸,邓小平两人南征北战,他的资历自此越来越老,见识也越来越多多。

毫无疑问,莫文骅确实是一位有着极高军事指挥才华与智慧的人,所以上级对他也相当看重,红军时期,莫文骅因而先后担任了红五军团师政治部主任,红色干部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莫文骅留在了陕北,在留守兵团任职,这个情况,持续了8年,事实证明,莫文骅的这段经历,最终也是影响了他的授衔。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党中央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莫文骅因而得此机会离开了延安,前往东北参加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在当时我军的将领中,莫文骅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到了东北后,他依然受到了林彪的重用,先后做过辽东军区副政委,东野四纵政委等职。

在此期间,莫文骅比较耀眼的是,他亲自参与指挥了塔山阻击战。

整个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是非常关键的一场战斗,影响着战局的成败,事实证明,四纵最终能坚守塔山,未能让敌人前进一步,这除了是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外,与莫文骅做的政治工作,也有着很大的联系。

正是由于莫文骅在塔山的优秀表现,林彪也愿意继续对他委以重任,所以在之后,莫文骅相继又担任过四野第14,13兵团的政委。

在我军中当时兵团只有十多个,其兵团级将领,也就这么多,莫文骅能干担任其中一个,可见上级对他的信任和器重,李天佑曾任13兵团副司令员,从级别上来说,他是莫文骅的下级,可为何到1955年授衔时,李天佑却是上将,而莫文骅仅为中将呢?

新中国成立后,并非全国已经安定,仅广西一地,就有数十万土匪,流氓等在骚扰着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为了剿灭这些匪患,党组织调了很多广西本土人回广西,其中张云逸被任命为了军区司令员,李天佑是军区副司令员,而莫文骅则是成为了军区副政委,一时间,莫文骅被降级,与李天佑都成为了“副兵团”级。

在广西剿匪,也影响了莫文骅的授衔。

对于广西的匪患,很多人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时间问题,可是在之后根据张云逸,莫文骅等人的指挥,广西的匪患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为此,毛主席曾严厉批评,称广西剿匪不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负责剿匪的主要领导人考虑到这是自己的家乡,在制定剿匪政策时显得有些"心慈手软",其数据也存在虚报现象。

对此,毛主席非常失望,为了彻底的解决广西匪患,毛主席因而专门从广东抽调叶剑英,陶铸奔赴广西,领导剿匪工作,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此期间,莫文骅也调离了广西,前往东北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也是副兵团级,基于此,到1952年我军评级时,莫文骅自然被定为了副兵团级。

1955年授衔,我军规定副兵团级的基准军衔就是中将,所以,授予莫文骅为中将,也实属正常,只是在很多老战友看来,确实也有些低了。

而莫文骅最终被授予中将,也和诸多原因有关,譬如抗战时期,他留在延安工作,没有开辟根据地的经历,建国初剿匪时也有些“失败”基于多种原因,莫文骅被授予中将,也是情理之中。

1 阅读:853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