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宰相,想要重振大唐江山,却被视为“奸臣”

纵横五千年 2024-05-16 20:11:34

崔胤是唐昭宗时期的重臣,先后四次拜相,深受唐昭宗的信任,为唐朝的中兴而努力奔走。不过,崔胤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被军阀朱温所杀。按理说,崔胤为国殉难,应该被写入《忠义传》里,然而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宋祁却将其列入《奸臣传》中,还说“崔、柳倒持李宗覆”。那么,崔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官至宰相

崔胤出身名门清河崔氏,家中世代为官,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唐朝重臣。875年,崔胤考中进士,应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征召,担任从事之职。不久后,崔胤入朝为官,“累迁考功、吏部二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年间,崔胤历任兵部、吏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成为了唐朝的宰相。

此时的唐朝虽然已经衰败,但宦官与朝臣之间的矛盾依然非常激烈,他们“咸树朋党,外结藩帅”。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崔胤几经沉浮,一度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崔胤敏锐地发现,要想除掉宦官,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借助藩镇的力量,于是他向崛起于河南地区的朱温抛出了橄榄枝。在朱温的帮助下,已经走到湖南的崔胤,重新入朝为相。

二、昭宗复位

志在中兴唐朝的唐昭宗对崔胤非常器重,“悉以军国事委崔胤,每奏事,上与之从容,或至燃烛”。在崔胤看来,必须先除掉宦官,才能走出重振朝纲的第一步。然而,左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右神策军中尉王仲先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外援,于900年发动政变,废黜了唐昭宗,拥立太子李裕为帝,还免去了崔胤宰相的职务。

崔胤立即给朱温写信,“请出师反正”。与此同时,他还与神策军将领孙德昭等人联络。同年十二月,在崔胤的谋划下,孙德昭诛杀了刘季述,唐昭宗重登帝位。经过这件事后,唐昭宗对崔胤更加信任。崔胤认为宦官必须斩草除根,就在唐昭宗犹豫不决之时,宦官韩全诲等人将唐昭宗劫持,投靠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三、身败名裂

崔胤得知此事后,“召全忠以兵迎天子,令太子太师卢渥率群臣迎全忠”。朱温亲率大军入关,然后围攻凤翔城。经过一番较量,李茂贞被迫诛杀了韩全诲,将唐昭宗送给朱温。之后,朱温采纳了崔胤的建议,将宫中的宦官诛杀殆尽。崔胤虽然与朱温交好,但两人只能算是盟友关系,他并不是朱温的党羽。

崔胤只是利用朱温而已,他知道朱温也有野心,想要重振唐朝,必须组建一支属于朝廷的军队。在回到长安后,崔胤以防备李茂贞为由,兼任判六军诸卫事,以宰相的身份负责招募、组建禁军。然而,负责镇守长安的朱友伦(朱温的侄子)坠马身亡。朱温认为这是崔胤的阴谋,于是将其干掉,彻底控制了唐朝朝廷。那么,你认为崔胤是唐朝的奸臣,还是忠臣呢?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3.《资治通鉴》

0 阅读:145

纵横五千年

简介:品读千年历史,感悟人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