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芯片史的3个华人

嘉宾商学 2024-05-17 11:12:06

在美国,IC被戏称为Indian + Chinese。

搞软件的,谷歌母公司CEO皮查伊、微软CEO纳德拉、推特前CEO阿格拉瓦尔、Adobe CEO纳拉延,都是印度裔;搞芯片的,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AMD CEO苏姿丰、台积电(美资占股比最高)创始人张忠谋,又都是华人。

再往前,90年代带领英特尔逆天改命的微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虞有澄,是华人;曾跟英伟达齐名、后来被AMD收购的显卡大户ATI创始人何国源,还是华人。据统计,全球10大芯片设计公司,华人操盘的有8家。

老黄、苏妈当下很火,但值得铭记的芯片华人精英还有很多。今天就带你认识下改变芯片历史的3个华人。

第一个,是25岁就当上高通副总裁的天才少年邹求真。

邹求真拥有天才基因,他爸爸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少年大学生,还在麻省理工当过教授。

他更是四年级学习高中数学,六年级搞定高中英语。高中不用读,三个月学完三年课程,考上东南大学少年班,总成绩还是第一。

1992年,邹求真18岁,别人在准备高考,他却保送斯坦福读研了。仅用8个半月,他就拿下电子工程硕士学位,进入高通做工程师,负责研发新一代通信技术CDMA。

当时欧美通信行业处在2G时代,TDMA技术是主流,而高通选择了CDMA,从1989年就到处推广,说CDMA网络容量比TDMA大四十倍,一定更有前途。

但是市场并不买账,官方协会也不搭理,毕竟你这技术还不成熟,信号不稳,而TDMA技术拿来就能用,省心省力。

邹求真所在团队的任务,就是把CDMA做成成熟稳定的产品,得到官方协会认可,拿到标准执照。

这块高通啃了3年都没啃下来的硬骨头,邹求真几个月就拿下了,当年就被美国电信工业协会采纳,成为行业标准。邹求真也从工程师升为总负责人,带领高通在8年里推出8代新产品,把爱立信、思科等巨头远远甩下。

到1999年,3G来临,对通信网络容量的要求大幅膨胀,CDMA的春天到了。高通手里有大量技术和专利,大发横财。邹求真也正式升任副总裁,那年,他才25岁。

到4G、5G时代,智能手机普及,高通继续称霸,骁龙芯片给谁首发,谁就能占得先机,不给谁用,谁大概率就会断炊。

能有如此地位,邹求真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

说完高通,再来看博通。论市值,博通是高通的3倍;论利润,是高通的2倍。

如果说高通是手机王者,那博通就是通信大神,连华为基站都要用他家的芯片。

博通能这么牛,离不开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华人,陈福阳。

1971年,18岁的穷小子陈福阳拿到麻省理工的奖学金,开始逆天改命。

跟技术流的邹求真不同,陈福阳拿下机械工程学位后,又去哈佛读了MBA。然后做过风投、管过财务,曾是百事可乐的高级财务主管。

所以陈福阳的长项不是技术,而是资本。

2005年,有财团买下惠普的芯片业务,取名安华高,邀请陈福阳做CEO。

对于这么一位半路出家的,芯片圈儿不太看得上他,你懂GPRS吗(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你懂EDGE吗(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

陈福阳说:我不懂技术,但我懂赚钱。

他上来就把不赚钱的业务全卖掉,留下的部门也有苛刻的利润指标,三次不达标,就把整个部门卖掉。这么干肯定不得人心,但真的很得利润。

2006年,他刚上任时,安华高亏损2.3亿美元,到2010年,利润达到4.2亿美元,还顺利上市。

陈福阳认为芯片产业已经成熟,接下来要通过并购做垂直整合。有了资本市场撑腰,他彻底化身芯片大鳄。

2013年4月,66亿美元收购存储芯片巨头LSI;2015年5月,370亿美元蛇吞象拿下博通,这是当时芯片行业最大的收购案;然后准备1300亿美元拿下高通,要不是被政府拦下,高通早就走进历史了。

陈福阳最大一笔并购发生在去年11月,以690亿美元拿下虚拟软件服务商VMware。

陈福阳一路买买买,博通一路涨涨涨,2009年,博通股价12美元上下,如今已经涨到1300美元左右。

陈福阳选并购对象,最看重业务协同,不买好的,只买合适的。比如690亿美元拿下VMware,可以补充博通软件的不足,实现“软硬一体”。

现年70多岁的陈福阳依然掌管着博通,依然影响着芯片的历史。

说完芯片大鳄,最后来认识一位芯片天使,中国最重要的芯片天使投资人之一,陈立武。

虽然生于马来西亚,学于新加坡,创业于美国,但陈立武却对中国项目最感兴趣,他的华登国际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风投之一。90年代末,当时处在金融危机,是资本寒冬,他却投了中芯国际、华润上华、安凯科技、兆易创新等芯片公司。

30年多来,陈立武投了近200家芯片初创企业,从上游的设计、设备到制造,再到下游的系统应用无所不包,而且大部分位于中国,可以说是点燃了中国芯片火种的人。

另外,陈立武还是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龙头之一的Cadence(铿腾电子)掌门人。

2009年Cadence受金融危机影响,业务缩水,产品力下滑,被客户嫌弃,说只想给他们打F分,作为投资人的陈立武临危受命,接下CEO职务,他原本只打算代管三个月,物色好人选就交棒。没想到,这一代管就是十多年。

跟陈福阳一样,陈立武也是个外行。但他没像陈福阳那样强势改革,而是召集员工,邀请他们提建议。他的理念是重建企业文化,而不是粗暴地对业务大拆大建。

比如他鼓励员工汇报时先说不足,再说亮点。你也不用担心说不足会挨骂,他想听的是你为解决错误做出过什么努力。

在他的温和改造下,Cadence慢慢缓过劲来,重回行业头部,现在已是800亿美元的巨头,是他刚接手时的一百多倍。

一张华人点名册,大半部芯片发展史。芯片技术的迭代远未结束,华人的智慧光芒仍在散发。

出品 | 嘉宾商学

0 阅读:0

嘉宾商学

简介:商界引领者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唯一的全案例学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