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军衔没副军长高,工作有难度,军长找军区领导要求给政委权限

吧唧吧唧聊 2024-04-09 06:52:46

1955年,在江苏担任副司令员的饶子健,被调任到60军担任军长。

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军长,早在1949年11月调任30军军长,仅仅3个月被调离到华东海军第6舰队任司令员兼政委。

60军是晋冀鲁豫军区组建起来的,是由晋冀鲁豫独立二旅,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一部,太岳直属机关和十九、二十、二十一分区三个基干团。饶子健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一直在华中、华东作战,对这支部队不了解。

担任军长兼党委书记后,他快速了解部队建设,解决部队出现的突出的矛盾问题。

1956年,上级调12军副政委刘瑄担任军政委,从职务上来说,刘瑄是被提拔调任起来的。可与军长饶子健资历差距不少。

刘瑄是1938年当兵,编入129师下辖部队,担任政工职务。抗战结束后,上级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就是以太行军区主力与部分地方部队组建而来,他调任3纵7旅19团政委。

3纵是一支能征惯战的部队,在陈锡联的领导下,打了不少硬仗,如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豫北战役、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职务也从团长升为师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12军担任师副政委,12军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这支部队也是由太行军区部队组建而来,区别在于这支部队主要是地方部队,而3纵主要是主力部队。

不过,部队在王近山的领导下,从一支战斗力不强的部队,快速成长为一支能够挑大梁的主力。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强筋,不仅仅是建军历史悠久,而且更需要一位能征惯战的指挥员,指挥员能打仗,就能把这支部队带动起来,作战部队就会像指挥员一样。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而就是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群。

刘瑄跟着12军在朝鲜前线也深刻感受到部队的作战实力。

1956年,他从12军副政委被提拔为60军政委,与饶子健搭档。俩人资历不同,军衔不同。一个是大校,一个是中将。如此搭档,在军中也不是很常见。

刘瑄到60军工作后,工作上有时候出现困难,作为军长兼党委书记的饶子健对刘瑄很尊重,而且处处维护威信。可有些事情是饶子健无能为力的,如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些文件传达的范围不是按照职务,而是论军衔。一般少将以上军衔是可以看到的,可刘瑄只是大校。

60军除了饶子健是中将,还有两位副军长、参谋长都是少将,也就是说除军政委外,其他军级干部都能看到。这样一来,刘瑄在工作上就很被动,不利于展开工作。饶子健也设身处地为政委考虑,经过一番思考,给军区首长打电话,报告这样的情况。

他的意见是,以后上级传达少将以上文件,能让政委查阅,并参加讨论。意见也很快被军区采纳。

饶子健虽然不担任政委,可他是党委书记,实际上军政工作还是一肩挑。不过,政委在很多工作上能帮他分担一些。

俩人在日后的工作上,搭档很团结。不过俩人后来都离开60军,饶子健担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瑄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院长。

0 阅读:2

吧唧吧唧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