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美军最先进的核潜艇再次在中国南海栽了跟头,意义深远

高天鹤 2024-05-19 10:06:42

近日,网传美军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秘密潜入我国南海执行任务时,被我军发现,并在我国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和军舰的层层包围下,海狼级核潜艇被成功锁定并被迫上浮。

此次网传的源头在于中国军号近日发布的两条视频。5月14日,中国军号(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运营的新媒体账号)发布了“捕条大鱼笑哈哈”和“想吃烤鱼”的短视频,视频的内容是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在南海某海域进行了反潜作战演习。

如果信息属实,这将是海狼级核潜艇第二次倒在南海。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碰撞“水下不明物体”,有11名艇员在碰撞事故中受伤。但是直到周五(10月7日)才被正式确认。

据网传,海狼级这次出事的原因在于其在中国南海执行秘密任务期间,被中国海军潜艇追击,被电磁屏蔽之后,撞到南海海底山脉导致潜艇严重受损,行动也因此曝光。

海狼级潜艇是美军目前最先进、体型最大的攻击核潜艇,在设计上堪称是潜艇进行反潜作战的极致产物。与美国目前主力攻击核潜艇——弗吉尼亚级相比。海狼级核潜艇在火力、静音效果、水下航速和下潜深度等方面领先优势明显。

在火力方面,海狼级攻击核潜艇配备有8具66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42枚鱼雷,并可携带最多52枚的“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而弗吉尼亚级只配备有4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前四个型号最多可携带的导弹数量仅为40枚。

在静音性能方面,海狼级采用了泵式喷射推进系统和“X”型艇艉设计,以及重新设计的艇体结构和隔音材料,使得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静的核潜艇。相比之下,弗吉尼亚级大多数降噪技术是直接借鉴自海狼级。

在下潜深度方面,由于采用了耐高压的HY-100特种钢材,海狼级核潜艇具有更高的水压承受能力。其测试下潜极限为610米,常规航行时的深度在490米左右。而弗吉尼亚级的最大下潜深度仅为500米。

由于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海狼级造价高昂,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造价便达23亿美元,几乎是计划造价的两倍。2005年,第三艘海狼级的造价进一步飙升至32亿美元,是当时弗吉尼亚级的两倍。

由于冷战结束,成本过高和预算严重超标,致使原本预计建造29艘的海狼级只建造了3艘便宣告停工。

但由于问世时间较晚,弗吉尼亚级电子系统比海狼级先进。在一定程度而言,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的对比类似美国F-22和F-35隐身战斗机的对比。

报道称,美国海军在2024财政年度预算中,计划投入超过50亿美元对海狼级核潜艇进行升级改造,这充分说明了美国海军对此的重视程度。

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再次栽在南海,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已经出现质的提升。长期以来,与美军相比,我国海军最大的短板是水下力量的相对不足。目前,在核潜艇方面,与美军相比,我军在数量上和性能上均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随着我国近年先后研发出多种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新一代反潜技术,将会使得我军的反潜能力出现迅速提升,从而大幅削减美军水下力量的优势。

据《中国舰船研究》和《南华时报》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已经先后研发出新型探测设备“超灵敏磁性检波器”和太赫兹设备的潜艇探测装置。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海军的反潜实力,还将对全球潜艇侦查和反潜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超灵敏磁性检波器设备的灵敏度是传统异磁探测仪的数千倍,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更小的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了探测的效率和精度。太赫兹设备的潜艇探测装置可以在大洋中对微小振幅的目标进行探测和检测,找出以前无法被发现的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小堆核潜艇技术获得突破,我军未来将可以在现有的039C常规潜艇上加装小型核反应堆,迅速打造全核化的潜艇部队。同时,我国新一代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静音能力和隐身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此外,水下无人力量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关键,我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发布尖端技术研究国家竞争力排名显示:在高超音速和水下无人机等23个领域中,中国在19个领域居于首位,约占八成。美国仅有4个领域居于首位。

其中,在“水下无人机”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领域,我国占到近六成,而美国仅占不到一成。该领域涉及耐压外壳、无人航行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

因此,我国水下打击力量未来将会大幅提升,我国海军最大的短板将逐渐快速补齐,与美军的差距将会迅速缩小。

0 阅读:0

高天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