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的梦醒时分:元宇宙失宠,Pico裁员“大撤退”

爱斯因坦科技 2023-11-10 21:44:06

字节跳动VR业务熬不动了。

近日,字节跳动下属的VR/AR部门Pico举行了员工大会。会上PICO总裁周宏伟宣布,PICO接下来将大规模裁员,将对PICO的市场、游戏、视频、直播等团队进行较大幅度的人员调整。

PICO 移动OS团队,将并入字节跳动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中台,只保留少部分硬件团队。

尽管开会时间不足十分钟,但这次Pico举行全员会议,无疑确认了Pico在业务上的大规模收缩。从曾经的大火赛道到现在黯然落幕,Pico可能已经成为字节实际意义上的弃子。

字节也没有敲开元宇宙大门

这不是Pico第一次裁员,早在今年年初,Pico已经裁掉了大部分销售团队。

2月13日,PICO进行了今年的首轮优化。彼时PICO团队规模约2000人,优化比例在15%左右,大概有300人左右受到影响,优化岗位主要涉及北京地区的市场和运营。

随着字节此次大撤退,也预示着自己的“元宇宙”梦彻底碎了。

早在2021年字节跳动为了收购Pico耗资超90亿元,抢到了“元宇宙入场券”。

收购完成仅一年时间,背靠“财大气粗”的字节跳动,PICO发展势如破竹,迅速坐稳国内VR硬件市场市占率第一宝座,产品销量猛增。

有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Pico的出货量为26万台,同比增长近8倍。从市场占有率来看,Pico在国内VR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0%,全球市占率也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0.99%提升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11.16%。

这套“大力出奇迹”的打法在抢占市场的初期,确实起到了效果。然而,整体行业并未如期待般进入到发展红利期,反而出现大规模下降。

IDC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32.8万台,PICO在其中占据58.7%的份额,其他品牌的份额仅有PICO的零头,整体市场却同比同比下滑44%。

更何况Pico的烧钱程度行业内也独一份。有Pico离职员工透露,字节跳动在Pico上累计投入的资金或许已经达到200亿左右的规模,相当于每卖出一台Pico设备,都亏损1000-3000元左右。

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整个赛道都在沉沦,即使Pico再疯狂烧钱,大概率也没有未来。

要知道作为国内XR“领头羊”,PICO曾担负起了字节业务扩张的重任。然而,即使背靠拥有巨大财力和众多资源的字节,PICO依旧没能完全打开XR领域的大门。

元宇宙已经失宠?

事实上,不止字节,今年以来,曾经吸引无数企业竞折腰的元宇宙,已有多家头部企业与其“划清界限”。

此前,微软(Microsoft)负责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机模拟软件Project Airsim团队被告知公司将解雇整个团队并终止项目。随后,微软方面也证实,将于今年12月15日终止该项目。

更早之前,微软更是停止了对Project Bonsai项目的支持,该项目用于构建工业用途的自动化系统。上述两个项目都被认为是微软“工业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微软,Meta、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大力投入的VR、XR等元宇宙项目,基本都发展的不尽如人意。

比如Meta在2021年10月宣布“All in元宇宙”的战略之后,其元宇宙业务接连亏损,2022年亏损137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再度亏损77亿美元,并进行了1万人的裁员。

百度去年寄予厚望、多次对外发声的元宇宙项目“希壤”,今年再没新消息。希壤负责人马杰今年已经离职百度,目前是创新工场AIGC企业“北京零一万物”的法人代表。

虽然苹果推出了Apple Vision Pro头显产品,为行业整体打上了一针兴奋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AR/VR的技术尚未达到能够像iPhone那样推动VR/AR设备普及和行业繁荣的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元宇宙似乎已经“失宠”,但其实从元宇宙整个发展进程的宏观角度看,当前更像是冷静期,也像是一次深度的洗牌,或许真如周宏伟所言:“ VR行业处于非常早期的状态,此前我们对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估计得比较乐观,但实际上没有预期的那么快。”

0 阅读:86

爱斯因坦科技

简介:科技江湖中的讯息灵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