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药谷道之术创新中医药发展之路

郑州日报 2024-05-16 07:46:20

传承中医药谷道之术 创新中医药发展之路

——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

悠悠三十载,漫漫悬壶路,筚路蓝缕行,薪火继相传;

弘扬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稳步促发展,健康为人民。

在华夏中原商都之城,有一所拥有56年建科史、38年建院史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肛肠专科医院。在岁月长河的历练中,始终牢记党的光荣使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引领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医院稳步推进、健康有序发展。

秉承初心

推进中医药健康事业发展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位于郑州市陇海东路51号,是一所主治大肠和肛门疾病的非营利性公有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于2022年12月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增挂河南省中医消化病医院。

中医药传承人、医院院长巩跃生教授坐诊时带徒授课。

该院是原卫生部临床重点肛肠专科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肛肠专科医院,是国家区域中医肛肠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河南省区域肛肠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是国家基本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单位、国家重大疾病治疗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是全国肛肠病协作组组长单位、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学科协同创新共同体主任委员单位;拥有河南省肛肠病医疗中心、河南省防治肛肠肿瘤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郑州市肛肠病工程技术中心、郑州市大肠肛门病研究所、郑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郑州市肛肠病新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是省、市干部保健基地医院,省、市医保及城乡居民定点直补单位,跨省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定点医院。

自开诊以来,遵循“患者至上”“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的办院方向,牢记“举中医旗、做中医人、走中医路、做中医事;博中求专、专中求尖、敬业奉献、用足人生”的办院理念,依靠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严格的科学管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响应号召

实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在中医药传承人、院长巩跃生教授带领下,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坚持“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主题思想,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引领发展。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的通知》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快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医院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成长途径,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研究、师承与发展,传承、应用名医名家的临床经验和管理技能,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医院提出“三化四名”的强医强院建设口号(三化:医生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四名:名医生、名专家、名专科、名医院)。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门诊楼。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积极参与省、市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完成河南省第一批、第二批青苗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师承项目,实施了郑州市名医培养第二层次培养项目、郑州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院内学术思想传承师承培养等工作。全体学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秉持医者初心,精研医术,开拓创新;秉持敬业之心,珍惜机会,学以致用;秉持感恩之心,济世救民,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做优秀的中医药传承人,为医院后续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薪火相传

维护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承

2021年4月,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的“宋氏痔漏疗法”被列入郑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巩跃生被授予“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宋氏痔漏疗法”经历了五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以药证合一、治病求本为核心要素,以“简、便、效、验、廉”为特色优势。遵循整体辨证,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原则,重视六经八纲,四诊合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遣药组方,以调和阴阳、重甘草之功;外微治创治疗以切、注、固、扎等为基本手术方法,后期发展形成了传统灌肠法、塞药法、熏洗法等特色疗法,从而丰富完善了“宋氏痔漏法”的理论和内涵,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经过半个世纪的临证实践,逐渐形成了以治病求本为核心的痔漏病诊疗思想,诊当整体、治必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六经八纲,切脉观舌、四诊合参,取长补短、中西结合为总纲的学术精华和临证特色,注重专科检查,重视外治法,注重脉诊与肛肠病的结合,遣药组方、勿忘经典,从而完善了专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其中,1985年主编出版的《中国大肠肛门病学》是我国第一部百万字的大肠肛门病著作,奠定了我国大肠和肛门疾病理论基础,推进了中医肛肠事业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肛肠理论教学参考书及工具书。在参加香港书展时,被香港《文汇报》头版报道,称赞该书为“精品”。

开拓进取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宋氏痔漏疗法学术流派”,于2022年12月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优质学术流派,巩跃生入选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其主持的《“宋氏痔漏疗法”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被确立为河南省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名单重点项目。

“宋氏痔漏疗法”第四、五代传承人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经过大量临床应用验证,进行创新发明,发展了各种中药制剂、器械等中医特色诊疗,从而丰富完善了“宋氏痔漏疗法学术流派”的理论和内涵。根据痔漏病辨证施治原则,先后研制30余种专科用药制剂,临床疗效突出。其中,有5种院内制剂(云竹润肠丸、黄地清肠丸、双白健脾胶囊、八味止泻胶囊、七味温肾胶囊)已纳入《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目录(2021年)》医保支付范围,满足参保人员对中医药治疗的需求,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在临床实践与应用过程中,研究发明了“全自动电脑洗肠机”“全自动熏洗治疗机”“直肠点滴给药机”等30余种专科诊疗设备,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除院内使用外,还将规模化生产,使之惠及更多肛肠病患者。

深化医改

推进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打造全新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就诊服务模式,患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分时段预约挂号;开展诊间支付、智能导诊和检查检验结果手机自助查询等舒心就医服务。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医院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在河南省2023年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中顺利通过五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省级初评。

在新时代环境中探索人民群众就医需求,转变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一站式”服务,落实就诊患者陪检服务、入出院办理、健康宣教、病案复印、医保咨询、线上就诊寄药服务、传染病知识咨询等。住院患者实现“2个全程”,即全程管理、全程检查陪同,全院一张床,床旁结算,推进全院覆盖智慧化护理系统,坚持以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落脚点,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100%。

创新思维

夯实区域诊疗中心建设

近年来,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在医疗技术革新的同时,注重科研平台、循证平台以及区域(华中)平台等的构建和拓新,获批“郑州市肛肠病新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防治肛肠肿瘤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书、郑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500万元,构建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引进上海复旦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生命科学研究所等5家科研团队10名博士后科研教授,在分子诊断、流行病学、检验学、病理学等各领域为医院科研创新发展带来技术支撑。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作为国家区域中医肛肠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联合华中地区(豫、鄂、湘、赣)四省210家医疗机构组建华中中医肛肠专科联盟。为各级肛肠病诊疗机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术交流、运营管理等领域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广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了对基层肛肠疾病的诊治水平,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途径,整体推动肛肠专科的建设与发展。

为全面提升医院品牌,在管南片区征地百亩,建设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于一体且符合国家标准的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总建筑面积 11.7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目前,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为一院两区,分陇海东路院区和管南祥和路院区(建设中),编制总床位1120张。突出中医特色,坚持“打造中医高端品牌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科研、智慧化,拓展中医医养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科研服务平台,面向未来发展医院智慧化,依托国家重点专科和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平台,建设一所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诊疗覆盖的高端品牌中医肛肠专科医院。

不驰于空想,不沉于掌声,风正好扬帆,奋斗正当时。作为国家区域中医肛肠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正以强劲的“红色引擎”为动力,砥砺奋进,逐梦前行,凝聚改革力量,踏稳创新基石。

李新民 梁志平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