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成为超级大国?

观云者看世界 2024-02-10 22:14:43

01印度人的错觉

在美版知乎上,有印度网友问道:印度怎样才能成为超级大国?很多印度人在下面侃侃而谈。

是的,当中国人还在关心有多少贫困人口,如何全面脱贫的时候,印度人已经在一本正经地讨论怎么成为超级大国了。

这不是段子,这是事实。

印度人一直认为印度比中国强,现实没赢过,但在互联网上从没输过。

这得益于印度人的诡辩才能。

自古以来,印度的思辨类宗教之风盛行,即便是教育程度较高的印度精英,也擅长预设立场下的诡辩之术,长篇阔论的小作文信手拈来。

如果和印度人吵架,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他跟你诡辩,当你被他那毫无辩证思维的诡辩逻辑震得瞠目结舌的时候,他认为你已经被他的王八之气震慑,随之洋洋得意。

所以,印度网友素有“油管五常”之称。

也正是这诡辩逻辑附带的意识错觉,造就了印度人迷之自信的历史传承

印度人的错觉常常把自己带沟里。

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印度认为自己行,中国也以为印度很行,备着势均力敌的火力就去了,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戳破了。

战火烧到了新德里,印度老大尼赫鲁也憋屈地死了。

错觉有时候是致命的。今天,印度人又有一种错觉,他们觉得工业化是轻而易举的事,印度超越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事,印度成为超级大国是顺理成章的事。

很多人感到奇怪,印度明明比中国更早独立,工业基础也比中国好,为什么发展反而不如中国?

1950年中国的GDP约为189亿美元,而印度的GDP达到了211亿美元。

如果看具体工业数据差距会更明显,印度当时铁路总里程达8万公里,而中国不足1万公里,人均钢产量中国2.37千克,印度是4千克。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国际环境要远远好于中国,它没有受到国际社会孤立,更是南亚次大陆的霸主,中国则在夹缝里求生存。

可是73年后的202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7.89万亿美元,人均1.25万美元,而印度GDP总量仅3.73万亿美元,人均GDP2612美元,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02凭实力掉队

普遍认为,是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这种差距:

一是教育问题。中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从建国之初就开始搞扫盲,几代领导人都把基础教育作为发展基石,民间也崇尚教育,从工厂到田野,无不以识字为荣。

正是中国相对良好的基础教育为80年代小商品生意型经济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成为世界工厂输送了合格的劳动力。

而印度宗教加持下的种姓制度令精英阶层不屑于向穷人和低种姓人群投入教育,哪怕到了2022年,印度的文盲率仍高达约40%,那60%里面,有很大比例也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严重制约了印度工业化进程。

二是体制差异。这里不讨论姓“资”和姓“社”的问题,纯粹就服务市场而言。

根据印度宪法,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从实际情况看,印度的联邦制带有许多单一制的特点。印度立法权、行政权都高度集中在联邦中央机构手中,印度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各邦及双方共同的立法权限,联邦掌握了印度全国最重要事务的立法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由联邦控制。印度各邦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十分有限。

对于一个未完成民族融合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来说,单一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统一政令,维护稳定。但是,单一制并不利于市场活跃。由于印度对地方政府放权不足,导致印度地方政府缺乏激励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在这方面,印度远不能和中国相比。

改开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正是不断地下放权力,税制、审批、立法,方方面面,而印度在很长时间里裹足不前。

三是工业配套。例如,印度劳动法和监管僵化,加剧企业的扩张难度。印度劳动力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获得终身制,难以解雇。因此印度企业常常用临时合同来签劳动力,且需要定期解雇以避免他们获得终身职位,这就造成了印度用工市场的畸形现象。

印度企业为了逃避严苛的劳动法,周期性地淘汰产业工人,结果导致工艺水平下降。这也是印度工业产品质量堪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中国这边对企业过于纵容,要提升的空间很大,不值得骄傲。但就资本而言,显然更青睐于后者。

03知也无畏

四是畸形保护。保护本土固然重要,可保护的工业环节不同,效果也不同。中国打开国门后,拼死保护金融,保护民生支柱产业,在工业制造方面则手起刀落、刮骨疗毒。

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下岗潮”给中国带来阵痛,却也实实在在激发了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大量产业工人脱颖而出,成为民营企业家,最终带领中国制造披荆斩棘。不难发现,中国90年代后出现的所有民间工业品牌几乎都脱胎于国企,直至互联网时代到来。

而印度却不同,印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更倾向于保护中间产品生产商,上游金融服务业和下游制造业都趋于开放,前者导致财富流失,后者制约低端制造业发展。

2016-2023年,在印度23个工业行业当中,有12个产量是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就是服装等手工制造业。

大家别小看以服装为代表的纺织业,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搞工业化都是从纺织业开始。因为纺织产业链足够长,用人多,关联部分广。纺织产业的发展会使一国人口最大程度卷入工业化过程,意味着最大程度地使农民转变成市民。

而且,纺织业关联部门广,意味着纺织产业发展会带动一大批产业发展。比如,对原材料需求增加,带动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材料发展,合成材料发展又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纺织产业发展,对能源要求暴涨,又带动电力发展,电力发展,又带动煤炭采掘。

纺织产业发展还带动机械设备制造,而设备制造又带动钢铁业增长。随着化工、钢铁、设备制造等行业发展又会引爆工业,由此,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回顾历史,包括中国在内,几乎所有的大国完成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蜕变都是从纺织业开始。

印度却没有,尽管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印度纺织业却迟迟支棱不起来,就是源于印度的畸形保护政策。

当然,很多印度精英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印度前央行行长Rajan就曾在他《Breaking the Mould》一书中梳理过,并且给出了对策建议。事实上,莫迪上台后,主要施政纲领也是冲着这些问题来的。

尤其是近几年,明显在基础教育、行政改革、低端制造业保护方面发力。

例如,大概在2018年左右,印度开始大幅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印度纺织业豪言,要在2030年前,将印度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规模提升到35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0%!

印度雄心勃勃地向工业化迈进,各种权威机构也预言,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在2026年前后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于是印度人开始欢呼,开始幻想,计算着何时超越中国,超越美国,登顶超级大国。中国内部也有不少人替印度呐喊,莫名其妙地相信印度。

04错过的时代

在我看来,权威机构更像泡沫鼓吹手,从来没有一个大国是权威机构吹出来的,相反,大国崛起历来是在他们的咒骂声中产生的,印度人对于超级大国的幻想更像一种时代的错觉。

其实,哪怕印度解决了基础教育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原始积累问题,也摆脱不了沉沦的命运,因为它已经错失了工业化的历史机遇。

中国能快速崛起,主因是内在,但外因也不容忽视。过去20年,中国能不断完成工业跃升的大背景是全球化到来。

然而,时代是变化的,今天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倒退、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人工智能崛起。

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又开始抢夺制造业,极力遏制竞争对手的出现。根据市场调查公司科尔尼的调查显示,到2025年,将有84%的美国企业部分或全部回流其制造业务。

当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都在考虑如何保住本土制造的时候,印度拿什么超越?

今天,不少人看好印度,包括国内不少平台,都有印吹。这些人并不了解工业社会的残酷性。

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直到1914年才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或生产基地。英国开始以低廉的价格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重塑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使这些国家成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基地,直到今天,不少地方的经济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欧洲国家提供武器为契机,将发达的制造工业从世界各地转移到美国国内,并利用马歇尔计划把控欧洲、日本等资本市场,从而逐渐成为制造业中心。此后,牢牢把控制造业上游,用廉价的工业产品掠夺市场,让其他地区成为它的附庸。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冒着各种被打压的风险,不断攀工业树,时至今日,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在未来的50-60年里,必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又怎么容许印度后来居上?

当然,中国可能不会用英美那一套打压对手,但“卷王”特质就足以吊打印度。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明显领先于印度,中国研发投入是印度的16倍,印度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技术、航空航天、互联网和半导体等新兴技术远不如中国。

而中国在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等领域发展迅速,在不少领域当中,处于全球领先,中国每年新采用的机器人占全球一半以上。

目前,在全球63个主要产业和服务领域,中国有16个领先,仅次于美国的22个,大幅高于排名第三的日本(6个)。同时,中国电子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位居全球榜首,并大幅领先美国、日本和德国。

中国打造了全球一流的基础设施,每年输出全球第一的工科人才,还下饺子一样生产军舰,提升军事实力,创造优越的安全环境。除此之外还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卷出了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而这些,恰好是印度制造业最大的短板,印度想要弥补这些短板,需要花费巨额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

05尾声

总而言之,印度不但缺乏成为世界工厂的历史机遇和背景,在发展制造业方面,也存在诸多致命的短板。连印度前央行行长Rajan也承认,印度未来将难以成为世界工厂,复制中国的经济奇迹。

至于所谓的成为超级大国,更是痴人说梦。

当然,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个提问后面,一位网友所说:你们既可以对英国人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深感怀念,也可以在阶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下过得怡然自得,但我常常看到印度人对自己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非常骄傲,那么印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以做一个精神上的超级大国。

全文完,谢谢阅读。

4 阅读:1075
评论列表
  • 也没那么绝对了,能把英皇的手给握肿也算不上假感情。。。但是事情做大,持续以现在的印度现状很难。。。虽然美国人成天在网页上做假消息,制造舆论,自己干的都是相反的事情。。。比如小米(自干吾企业)等被禁,那苹果之类的怎么样,要对比,铃木在印度发展的那么好,换个国内车企会怎么样,多多少少要尝试[得瑟]

  • 2024-02-13 12:28

    每个国家都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 2024-04-29 20:52

    印度阿三说自己是第一 我也认为世界印度第一 只要他高兴就好 你们老和印度掰扯什么 印度就是第一

  • 2024-05-06 23:16

    屎三是吹牛安邦,肮脏治国

  • 2024-05-02 13:09

    印度早已经是超级大国……强奸超级大国

  • 2024-05-03 13:52

    阿三永远是阿三,永远的成不了超级大国的

观云者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