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一客户经理转走客户贷款用于赌博,涉案700余万元判决结果如何?

经典案例解说 2024-01-14 22:08:31

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某信用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诈骗案件,牵涉数十名农民和巨额贷款资金。该案件的主角是一名名叫王某的客户经理,他利用职务便利,诈骗了多名农民共计705.6万余元的贷款资金。

生活在此的张女士记得,2022年5月,她的手机收到陕西信合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称,她在陕西信合有贷款,提醒她要按时归还。

张女士告诉办案人员,她在陕西信合没有贷款,所以当时她也没在意。但第二个月,还款短信提醒再次发来,并称要扣掉她3162.5元存款,她察觉事情不对,便前往信用社查询此事。工作人员告诉她,她的名下有总计19.9万元的贷款。

张女士和家人正感意外时,客户经理王某找到他们解释。张女士认识王某。她记得,2021年下半年,王某作为丈八寺信用社客户经理,曾在他们村的村委会给村民们办理过扶贫贷款,当时她也在现场。王某让她填写了资料,帮她复印了身份证,还用电脑帮她填写信息、拍照,并用她的手机帮她做了人脸识别。但之后,这笔贷款一直没批下来。

见张女士前来质询,王某开始承认,是他私自用了张女士的信息,在她名下贷了款。但王某承诺,下个月就把她名下的贷款全部还完。

除了张女士,2022年6月和7月,陆续有人接到信用联社核查贷款的电话,数十人才得知,自己名下有了巨额贷款。

另有受害者称,2022年6月24日,客户经理王某帮他放了一笔50万元贷款,钱到账当晚,王某找到他说,县信用联社职工有存款任务,让他帮忙。“我当时不想得罪他。”按照王某指引,该受害者打去了10万元。但没过几天,王某又以“存款任务没完成”为由,找他帮忙,该受害者陆续共打款38万元。此后,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至今没有给他还钱。

多名受害者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由于到信用社咨询的人越来越多,2022年8月12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选择报警。

王某的犯罪动机起源于个人赌博欠债。为了偿还赌债,他开始策划并实施诈骗行为。王某向被害人申请贷款,然后通过虚假承诺或欺骗手段,将贷款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进行挥霍。这一系列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金融机构的信誉。

2022年11月,法院对此案作出宣判,王某因犯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然而,尽管这一判决对王某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惩处,但许多受害者仍未能获得赔偿。一些受害者表示,他们希望能尽快结清名下的贷款和利息,恢复正常生活。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