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孩子易吞入这些“窒息异物”!每个家里都会有,家长要放好

琦想妈妈 2024-05-09 17:05:50

拿起手机刷微信,在妈妈群里,看到一位妈妈在群里说;想想都后怕,前几分钟我在疯找一枚硬币。

因为我手中的一个硬币掉在孩子玩的区域里,找了好久就是找不到了,我以为给我家8个月的宝宝吞进肚子了,急得像个疯子,幸好后面找到了。”

“可要看好孩子,我家6个多月的宝宝就吃过扔在床上的纸巾。幸亏是干净的,被我从嘴里硬生生地抠出来了。”群里另外一位宝妈也出来说。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好奇心十足,又没有什么安全意识,见到什么都往嘴里往,可对家长来说却是重重“考验”。

小心孩子吞入这些“窒息异物”!每个家里都会有,家长要放好

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孩子吞食异物的事例可真不少。而且,6岁以下的孩子,2~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常见。

这个时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又没什么安全意识,通常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送。有儿科专家总结10大“异物杀手”:

它们分别是:花生、纽扣、瓜子 、拉链、硬币 、吊坠、笔头笔帽 、电池、.鸡骨、鱼刺 、发卡。这些“窒息异物”!每个家里都会有,家长要放好。

像这位1岁女孩家长发现新买的一颗纽扣电池“失踪”。家长一直没找到,放心不下,于是便带孩子去医院拍片子,结果直径2cm的纽扣电池果真在孩子肚子里。

图片来源:江苏新闻微博

多数情况,孩子是在大人看不到的时候误吞食异物,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不见了、孩子自述吃掉了一个小东西等。

那么我们家有小孩的如何避免孩子吞食异物呢?

预防总是优于治疗。对于避免孩子吞食异物的问题,我们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孩子处于活动旺盛、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

1、小心微小物品

对于那些小巧玲珑却潜藏危险的物品,如纽扣、硬币、别针、玻璃球、豆粒、糖丸等小物品等,我们必须格外小心。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物件,一旦落入孩子稚嫩的手中,就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危险品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孩子误吞,更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安全保障。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不小心将这些物品放入口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我们应该避免将这些危险品放在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如玩具箱或床上。这些地方通常是孩子玩耍和休息的场所,他们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接触到这些物品。

因此,我们应该将它们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高处,或者使用安全锁等工具来确保它们的安全。

2、注意玩具的零部件

玩具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陪伴。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玩具,有时却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比如小零件、锐利边缘或是易脱落的小部件,都可能成为孩子误吞的隐患。在孩子的玩具中,我们尤其要关注哪些带有小零件的玩具。这些玩具在孩子的玩耍过程中,小零件可能会不经意间脱落,成为孩子误吞的对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定期对这些玩具进行检查和清理。在检查过程中,要特别留意玩具是否有损坏、磨损或是小零件松动的情况。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玩具,确保孩子的安全。

3、注意有核水果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对于有核水果的处理,我们必须要格外谨慎。比如这些水果,如枣、山楂、橘子等,虽然富含营养,但由于其中的果核较小且硬,很容易成为潜在的危险源。

对于年龄较小、咀嚼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一旦误吞果核,可能会造成消化道损伤,甚至引发窒息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给孩子喂食这些水果时,我们应该先将果核完全取出,确保孩子能够安全享用。此外,为了防止孩子在食用其他辅食时发生意外,我们也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避免食物中混入任何硬物杂质。

例如,在给孩子准备鱼类辅食时,我们要先将鱼刺完全剔除,确保鱼肉中不含有任何尖锐的部分。对于其他不易嚼烂的食物,我们也应该提前进行研碎处理,确保食物足够细腻,方便孩子消化和吸收。

4、小的孩子吃东西时要看护好,不要逗笑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吃饭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孩子吃饭时的安全也同样重要,需要我们格外留意。孩子的天性好奇,常常在吃东西时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因此,大人在孩子吃饭时应当从旁看护,确保他们的安全。逗笑孩子虽然能增添餐桌上的欢乐气氛,但在孩子吃东西时却是不恰当的。孩子在大笑时,很容易将口内的食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因此,在孩子吃饭时,我们应当避免责骂、恐吓或逗乐,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享用美食。提醒一下家长,在孩子吃东西时,大人切忌突然袭击其背部。这样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孩子受到惊吓,从而发生食物呛咳等意外情况。

后语: 如果孩子突然表现出痛苦或不适,家长应立即检查孩子是否吞食了异物。如果孩子吞食了异物,家长要保持冷静,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育婴师-琦想妈妈,两个孩子的妈妈。

0 阅读:94

琦想妈妈

简介:专注孕产和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