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艺沉香:从历史典籍谈沉香价值之《西京杂记》

伍佰艺沉香 2023-03-29 15:51:06

中国的香文化到了汉代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通,海上交通也初具规模,使得一些盛产香料的边远地区所产的香料得以进入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由此,沉香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香文化之中。

海南沉香协会副会长刘之强先生此前有多篇文章介绍各历史典籍中关于沉香的描写。今天这篇文章将带大家了解汉代的沉香故事。

有关沉香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中:汉成帝永始元年,宠妃赵合德赠与赵飞燕的贺礼中包含有“沈木香”。“沈木香”是早期对沉香的称谓之一,从名称上来看,“沈木香”的大意为“可沉入水中的木头”。

汉朝大臣有口含丁香向皇帝汇报工作的习俗,是为了防止口气引得皇帝不满的尴尬。赵飞燕及其妹赵合德,非常喜欢沉香,整日在宫内熏香。

汉朝疆域鼎盛时,东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流球群岛,包括朝鲜半岛中北部和九州岛;北至北冰洋;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领土达到2560万平方公里!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结合秦汉时已经存在的海上丝绸之路,汉朝对外贸易繁盛,也引进大量的香料和用香习俗。汉的长安(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城市)和徐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现广东湛江)等地都是贸易繁盛之地,众多异域香料,如沉香、丁香、乳香、安息香、龙涎香、迷迭香、都梁香、龙脑香、苏合香等,从此陆续进入国内。尤其是沉香,其绝妙的香味、其短时期内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在佛教供养中的最高地位,使其在诸香中脱颖而出。

汉朝乐府有首诗:"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其中的五木香、迷迭、艾纳、都梁,都是古代西域胡地的香草。香成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契合物,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之一。

此外,汉朝,佛教引进中国。从此,佛香作为香习俗的重要方式,和当时国内的道家用香,一同推动香文化的兴起。

汉朝,民族大融合加上文化大融合,“汉人”、“汉族”观念产生,儒、释、道从此在国内并存。佛教、道教对香极其依赖,是主要道具;而儒家门生多为风雅之士,对香也相当推崇。于是,香成了几种主流文化的契合物,用香习惯在多种文化中相互交融。

“香火”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无与伦比的特殊意义!“香火传承”,成为文化、国家、民族、家族血脉传承的同义词!

刘之强先生介绍说,汉朝,香的使用开始全方位发展。

1、出现合香。合香就是把多种香料按一定工艺合在一起后形成的新香品。汉朝在大量香材引进后,自然就会有人不满单一香味而开始合香。合香打破了香料原材料香味的束缚,让人以无限可能来自创香味。合香,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崇尚的DIY(自己动手做)活动。到现在,仍有不少合香爱好者。令人见笑的是,我这样的俗人也喜欢附庸,实在不好意思。

2、熏香的规制推广开来。如《汉官仪》,记载了对官员的特定行为下的熏香规制。“尚书郎入直台中”条,要有专门的婢女“絜(有一个意思同“洁”)被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中,给使护衣服”。

3、专用香薰器物出现。我写香历史第一篇起源里就提到,四、五千年前的古人就制作熏炉使用。发展到汉朝,诞生了经典的专用熏香炉——博山炉;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为薰衣、被特制的薰香笼。广州地区出土了四百余座汉墓,其中薰炉多达100多件。可见当时熏炉已是常用之物。

0 阅读:1

伍佰艺沉香

简介: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最前沿旅游动态,您的随身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