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我国30年,美国辣酱巨头“打败”老干妈,被误认是国货

小小美的异想世界 2024-03-24 21:17:23

一个梳着中分头、穿着围裙的阿姨,印在一瓶瓶火红的辣椒罐上,这个就是“国民女神”老干妈辣椒酱的标准形象。

对于无辣不欢的朋友来说,饭桌上总少不了一瓶老干妈。即便是出国旅游,行李箱里也是常备老干妈的,因为它就是家乡的味道。

而老干妈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一点不亚于国内。在国外,一瓶老干妈甚至被卖到了70元人民币,也因此被外国友人视为“奢侈品调料”。所以,说老干妈是咱们的“国货之光”也不为过。

然而,就在国人为“老干妈”感到骄傲的时候,一个默默在咱们国内“潜伏”了 30多年的美国品牌,竟然一举反超老干妈,以357亿的营业额登上行业榜首的宝座,还被大众当成是国货。

那么,这个美国品牌究竟是谁?为何30年来都被误认为是国货?后来,它又是怎么反超老干妈的?

01

一个出身贫寒、没背景、没读过书的农村妇女,最后竟逆袭成为国内辣椒酱龙头老大的掌舵人,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竟然真的做到了 !

陶华碧,出身农村。自幼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更甭提念书。所以,小小年纪的她并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上学,反倒是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维持生计。

长大之后,和很多农村女孩一样,陶华碧早早嫁人生子,过起了平凡的农村妇女生活。

如果没有意外,陶华碧这一生将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个噩耗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就在小儿子出生没多久,她的丈夫传来意外去世的噩耗。

悲痛之余,陶华碧选择开一家小餐馆卖凉皮,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由于手里实在没什么钱,关于所有的支出,陶华碧只能是一省再省。

小餐馆的门店,是陶华碧自己去别人不要的捡砖头,一砖一瓦亲自盖起来的。

就连凉皮的酌料辣椒酱,也是陶华碧用自己秘制的配方,亲手做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陶华碧的小餐馆竟开得红红火火,老客户络绎不绝。

细心的陶华碧一观察,很快就发现客人这么照顾她的生意,并非是因为她的凉皮好吃,而是奔着辣椒酱来的。

陶华碧敏锐地感受到了一个商机,在确保生活无温饱之忧之后,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专注做辣椒酱的生意!

当时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02

为了做出令自己满意的辣椒酱,陶华碧奔走于贵州的田地,寻找优质的辣椒,还不断升级自己的独家秘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老干妈的雏型诞生了。陶华碧随即拿给街坊邻居试吃,大伙都连连称道。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陶华碧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办小作坊制作辣椒酱!

为此,陶华碧拿出几乎所有积蓄,打点了场地也招了几个员工,全力制作辣椒酱。

等到第一批货出来之后,陶华碧又开始想着怎么把它们卖出去。

没读过书,不懂营销理念的她,决定用最原始的卖货方式去推广自己的产品。

很快,她背起一箩筐又一箩筐的辣椒酱,奔走推销于所有她能想到的地方,餐厅、学校、商场……

凭借着突出的辣酱口感,陶华碧很快累计了一批忠实客户,订单络绎不绝。

不久之后,陶华碧就赚得盆满钵满。

虽说至此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但陶华碧并没有因此自满,反倒为了不辜负消费者的信任,更严格把控质量。

更为难得的是,在一系列成就面前,陶华碧始终保持着平常心。

对于员工,她并没有端起什么老板架子,还是一如既往亲切、和蔼,员工为此亲切地称她为“老干妈”。

小作坊的凝聚力十足,工作效率很高,规模一再扩大。

1997年,陶华碧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正式成立了公司,并且以“老干妈”命名。

建厂第二年,老干妈就凭借独到的口感,拿下1400万人民币的产值,并纳税86万元,成为纳税大户。

随后20多年的时间,老干妈在陶华碧的带领下,一路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了辣椒界的龙头老大,营业额一度高达90亿。

陶华碧这个曾经普通的农村妇女也一跃成为了大企业家,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一个时代的财富传奇。

更令人钦佩的是,在所有名望加身的时候,原本可以追逐更大利益的陶华碧,却依旧坚守初心,她说:

“我永远不会向资本低头,永远不会选择上市。只要你不知道吃什么,回头看看,老干妈永远在这里。”

也正是因为这份情怀,多年来老干妈的粉丝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着老干妈,老干妈也成为了国货之光。

不少国人即便出国,行李箱里也要备上一瓶老干妈。就连不少外国人也都是老干妈的粉丝,在国外不惜花费70元人民币也要买下它。

原以为,老干妈作为辣椒酱龙头企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谁知一个美国品牌的出现,给了它当头一棒。

03

这个品牌的名字叫做“味好美”,你未必听过它的名字,但你一定吃过它的产品。

我们熟知的麦当劳里用的番茄酱就是源自这个牌子。

相信不少人一听这个名字,都会以为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品牌,其实不然。

早在1889年,它就诞生于美国,原名“McCormick”,创始人正是美国的威洛比·麦考密克。

当年,在成功成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调料供应商之后,味好美迅速发展为美国调味品行业的巨头。

随着老干妈在国外畅销,味好美嗅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决定进军中国市场。

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味好美决定研制一款辣酱,最终区分于市面上大多以咸辣为主的辣酱,它做出了一款甜辣酱。

后来,为了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好感,它索性给自己取了一个相当“中国化”的名字“味好美”,自此在我国国内“潜伏”30多年,不少国人至今还以为它是国货。

而这个潜伏在我国的洋品牌,在营销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它不仅在零售端大量铺货,还和大型连锁快餐店密切合作。

我们熟知的肯德基、麦当劳,不少酱料都源于这个牌子。

由于味道不错,营销也做的好,味好美一度在我国销量不错,只是不至于危及到龙头老大老干妈的地位。

然而,就在2020年,它的销量竟然达到了357亿,反超只有50亿的老干妈。

难道仅仅凭借营销策略就能撼动“国民女神”老干妈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显然不是,这背后的原因,还和陶华碧的两个儿子息息相关。

04

随着陶华碧年纪越来越大,她决心把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交给大儿子打理。

谁知,大儿子一上来就选择扩张策略,投资了不少项目,却屡屡以亏本告终。

不仅如此,在众人规劝之下,他继续选择一意孤行,最后甚至将投资目光转向了房地产。

也正是这个决策,让老干妈陷入了困境。多年积攒的声誉,严重受损。

后来,陶华碧的大儿子落马,掌权人换成了二儿子。

谁知,二儿子也不让人省心。

新官上任,为了节约开支,它下令将老干妈辣酱中的贵州辣椒改为了更便宜的河南辣酱。

不仅如此,它还辞退了不少老员工,改用成本更低的机器酱汁酱料。

这一番操作下来,老干妈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不少曾经忠实的消费者也纷纷脱粉,这也导致老干妈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一度亏损2个亿。

也正是在这个脆弱的时刻,味好美这个“潜伏”的洋品牌,一跃而上,成了行业第一,老干妈的行业龙头位置岌岌可危。

为了力挽狂澜,挽留老干妈的口碑,陶华碧重新接管了老干妈。

然而,虽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落后一程,再想回到巅峰已经很难了。

05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老干妈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警醒。

不过,作为一个曾经被奉为“家乡的味道”、“国货之光”的老品牌,我们有理由为了那一份怀旧的情怀,给它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支持,陪伴它重回昨日的荣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8 阅读:10487
评论列表
  • 2024-03-26 19:43

    味好美没见过,更没买过!老干妈就是吃豆豉的,没辣味!还死贵!也很少买[笑着哭][笑着哭]

    章鱼哥 回复:
    确实没辣味适合广东人吃的微辣。
    深蓝之望 回复:
    捞面捞粉可以
  • 2024-05-21 10:11

    味好美是什么,见都没见过。不过老干妈味道确实变了,没以前的好吃。

  • 2024-03-27 08:03

    味好美?什么鸡毛玩意,第一次听说

  • 2024-05-22 00:18

    老干妈的两个儿子都在作死这能怪谁,现在的老干妈真心不好吃

  • 2024-05-25 19:20

    味好美出了西式快餐店,有谁会用他家的产品?还有老干妈越来越难吃,一年能赚50亿已经很多了

  • 2024-05-21 18:42

    肯德鸡,麦当老本来就是国外的,肯定总部要求用的

  • 2024-05-21 11:49

    好多产品之所以提到(强调)原料、产地、制作工艺等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广西荔浦芋头、桂林腐乳、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杏花村汾酒……

  • 2024-05-25 19:15

    老干妈、味好美目前都产自中国,我还去过味好美上海工厂,我在澳大利亚,老干妈、味好美都是进口自中国的,我都买了做日常调味品

  • 2024-03-27 05:25

    您的想想怎么埋了她埋了他

  • 2024-03-27 20:15

    没得钱买外国货。[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 2024-03-27 12:29

    明显是借着老干妈的名气来打广告的嘛[汗]

  • 2024-05-21 12:22

    老干妈?现在成怎样了?还能吃么?

  • 2024-06-02 15:48

    味好美啥玩意不知道,老干妈好多年没买过了

  • 2024-03-27 09:53

    老干妈创始人就是美国的

小小美的异想世界

简介:左手情感,右手面包。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