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在五王之宴上险被杀害的真相,伪装成猎物的高级猎手而已

历史快递客 2024-05-07 13:13:06

公元580年,帝都长安城内,赵王宇文招的府内正在举行宴会,席间所坐之人皆是当朝顶级权贵,连特意前来陪客的也都是王爷。宇文招等人频频劝酒,来客也是照单全收,主客之间,其乐融融,气氛甚是欢喜。

喝到高兴的时候,宇文招一时兴起,竟然用佩刀挑着甜瓜,送到贵客的嘴前,贵客也是脸色不变,张口就吃了下去。当其他陪酒的王爷也要如法炮制时,贵客旁边站立的一员大将连忙上前制止,并小声对主人说道:“家中有事,还望早回。”

宇文招见状大怒:“我身为当朝王爷,与你家主人说话,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速速离开!”没想到这员大将不仅毫无畏惧,反而怒目圆睁,手执刀柄,似乎立刻就要拔刀而出了。

宇文招却是个怂人,见吓不到人家,只得换了一副笑脸,佯装请求大将的姓名,来人昂声答道:“元胄是也!”宇文招闻讯大惊,元胄的勇猛之名,在整个北周都是挂上号的,情知惹不起的他只好佯伴回到坐位上。

勉强又饮了数杯之后,坐立不安的宇文招佯装喝醉,告罪之后起身更衣,元胄哪里肯放他走,急忙上前拉住宇文招,硬是把他又“扶”回到座上。宇文招数次想起来更衣,均被元胄“扶”了回来。

宇文招急着想走,但又不敢硬怼元胄,只得谎称口渴,请元胄去取水,但元胄对此充耳不闻,好像没听见一样,仍然侍立在主人身后,纹丝不动。

恰巧此时,滕王宇文逌来赴宴,贵客按照礼仪前去迎接,陪在身边的元胄乘机劝道:“我看情况不对,还是赶紧回去的好!”

贵客不以为意的说道:“兵权在我手中,他能奈我何?”

元胄道:“如今只有我们主仆二人,如果他们的王府护卫一齐杀出,我们根本无法应付。”

贵客仍然没有放在心上,又重新回到酒席入座。不久,元胄又来密报,说是听到了士兵穿戴盔甲的声音,便跑上前大喊道:“主公公事繁忙,岂能如此贪杯!”然后强行将贵客扶下来,拽着就往门外闯。

宇文招知道不能再耽搁,当即下令王府卫士追击,但元胄堵在内堂门口,宇文家的武士们出不去,等到贵客出了王府,元胄才从后面赶上。宇文招虽然恨得弹指出血,但也无可奈何。

这名贵客便是当时北周的摄政大臣、皇帝的外公、大丞相杨坚。杨坚回来后,对宇文招等五名宗室意欲谋刺的行为大为恼火,以叛乱之名将五家全族诛杀,北周宗室的力量至此遭到严重削弱,再也无力抵抗杨坚的篡权。

以上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杨坚在五王之宴上遭遇谋杀的记载,年轻的时候看到这段记录,感觉杨坚真是洪福齐天,注定的真命天子,这样都杀不了他,他杀害五王的行为似乎也情有可原,是正当防卫;而宇文招等五王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宗室的中游砥柱都是这幅德性,难怪帝位被人篡夺。

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发现情况并不是纸面上记载的那么简单。首先,宇文招并不是怂人,他是北周实际建立者宇文泰的第七子,自幼聪慧,而且文武双全,曾经屡次率军出征。北周攻灭北齐之战时,宇文招就是一路主帅,因功进封上柱国,后来又因军功升为太师。

这样一个屡经战阵的王爷,你说他在酒席上会是那个怂样吗?而且故事中说到,元胄听到了穿戴盔甲的声音,才把杨坚强行扶走,难道埋伏的人不事先就准备好,到准备砍人的时候才临时发放兵器、甲胄?

还有,杨坚逃跑时,元胄一个人堵住屋门,王府的王爷和护卫们竟然不敢硬闯,也没有双方交手的记载,连个堵门的都不看推、不敢砍,还谋划杀当场丞相,不是开玩笑吗?

故事还把杨坚描述成一个心底坦荡、毫无防范的正人君子,其实不然。杨坚当时手握辅政大权,已经在着手策划篡位事宜,宇文招等五位王爷就明杨坚矫诏招回来的。

而且在此前不久,杨坚刚刚以谋反之名,诛杀了毕王宇文贤满门,拿到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共同谋划的供词,他怎么可能对这些北周宗室毫无防范,自己送上门去任人宰割。杨坚再在乎名义,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来冒险。

真相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坚在诛杀宇文贤之后,就已经在计划对整个北周宗室的屠杀,而作为地位最高、最有能力的五位王爷,宇文招等人自然是首批诛杀的对象。但是杨坚掌权不久,短时间内一再杀害宗室王爷,毕竟引人反感。

所以杨坚才借宇文招宴会的契机,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人,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宇文招等人才是凶手,我杨坚是被逼无奈才奋起反抗的。可以断定的是,不管整个宴会的过程具体如何,杨坚肯定是做足了充分的安全准备,而不会把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宇文招的“怂”和元胄的“勇”上。

所谓,真正的猎手都是把自己伪装成猎物,杨坚虽然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估计也是心有灵犀!

0 阅读:26

历史快递客

简介:专注军事、历史类写作,历史需要思辨,分享是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