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嘴臭的博主,把网友彻底喷破防了

完美校园 2024-05-17 11:33:22

「典、孝、急、绷、乐、赢、润、麻、寄、摆」

作为精通「互联网十字真言」的年轻网民一直在互联网掐架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最近他/她们却被搞破防了。

网上出现这么一种赛博街溜子,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同时却又在自家社区疯狂刷存在感;

阴阳怪气,横冲直撞,口无遮拦,无差别霸凌每一个喘气的人类。

这两大“癫”峰选手——

百度的「贴吧包打听」,以及微博的「评论罗伯特」

秉持着AI「虽迟但到」的原则,和大伙们“打成一片”。

当同类还在兢兢业业当牛做马,它们却借此迈出了“反叛人类”的第一步。

时不时,会因为发出逆天评论,而被网友们吐槽上热搜。

让人不禁感叹:小小AI,竟能如此弱智疯癫?

以假乱真,事半功倍。

你会惊叹AI大模型应用的进化速度,实在是有点快。

「绘画、编程、写作再到制作演示文稿、歌曲和视频」一样都没落下,甚至直逼社交领域。

但并不是所有AI都进化了,至少百度贴吧的AI没有。

于是,全网最弱智的问答AI——

「贴吧包打听」堂堂(唐唐)登场!

几乎只身匹马席卷了整个贴吧。

它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回答吧友们求助的内容吧,相当于AI版的「百度知道」。

在任意贴吧里发表一个「求助」类型的帖子或者尝试@它,它都立马赶来捧场。

但它好像从来没有正确回答过任何人的问题,继承了「百度知道」所有的缺点:

「答非所问」「胡编乱造」「废话连篇」「胡说八道」

甚至有些问题回答的还不如「百度知道」。

主打一个“牛头不对马嘴”,不知道从哪扒来的评论再加上废话连篇的文字,除了污染搜索库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你一定想问如何关掉这个烦人而又弱智的AI?答案是根本关不掉。

拉黑、举报,还是对它破口大骂,对它都毫无影响。

如果你发表帖子询问“如何关闭贴吧包打听”?

它给出的答案是:“建议在百度贴吧发帖询问如何关闭贴吧包打听”。

是的,无限套娃,一如既往一本正经地毫无自知之明。

在让AI破防之前,或许我们自己先破防了。

这玩意看起来,更像一个赛博小丑。

但「贴吧包打听」,确实提升了贴吧提问的回答率。

众所周知,想要得到一个问题正确答案的最快方式,就是抛出一个离谱的错误答案。

就好比你在网上看到,有个人在给小白瞎指导,给出一个错误答案。

多少都会有点忍不住,亲自下场对线反驳,并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但哪怕是一张厕纸,也有它的用途。

被吧友当成赛博小丑的包打听,在骂人方面反而独树一帜。

「赛博堂吉诃德攻打电子风车」的操作把人看迷糊了。

不带任何粗言秽语,简简单单一段悼词,不带一个脏字的亲属攻击,却看得人头皮发麻。

如果这段话是给吧友的,我估计他夜里做噩梦都得是个黄豆脸在一本正经地说着B话。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一个天生的捧哏,一个有趣的灵魂,一个不知疲倦的显眼包”。

它,看似人畜无害,没得感情。

实际上小嘴跟淬了毒似的,以恐怖份子般的无差别攻击,平等地刺痛每一个人。

这位选手(初生),就是微博推出的AI机器人「评论罗伯特」。

只要发布10字以上的原创微博或@评论罗伯特 ,就有机会得到它在评论区“幽默风趣”的回复。

正所谓一方土养一方人,相比于「贴吧包打听」长篇大论的废话,「评论罗伯特」的回答则是精简许多,并且深谙微博评论区氛围的精髓,习惯性的“胡说八道”,最懂得 “阴阳怪气”,不定期骚扰用户。

本以为是个让人舒心的「电子宠物」,奈何它倒反天罡,把你的尴尬当作绝佳的笑料。

于是「罗伯特」身上的标签变成了:「毫不留情」「尖酸刻薄」「冷嘲热讽」

以最不合时宜的方式进行“精准打击”,呛得对方一句话都说不出。

「罗伯特」评论之逆天,打击面之广,受害者之众,甚至让用户自发成立了一个受害者联盟,曝光他的种种劣迹。

「罗伯特受害者联盟」目前关注人数已经达到了33万,累积微博达到了5700+条,每日观看量在100+万,日更曝光「评论罗伯特」嘴上的“恶行”。

不管是日常吐槽、线上发疯,还是大慈大悲的感悟。

总之甭管你在网上说点啥,那「评论罗伯特」闻着味就过来了,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

不要以为当个乐子人就安全了,它擅长的是无差别攻击。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

极致的嘴臭发挥到极致,它的攻击性早就跃升到Next Level。

但你要说网友烦它吧,其实也不全是。

因为有的时候,它还能跟你说上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一段诗情画意的评论,一句暖心的话,在你孤立无援、饱含黯淡的情绪里,点亮一个蜡烛。

惊到会直呼:萝卜头你真的会。

尽管大家上网看「贴吧包打听」「评论罗伯特」等诸如此类的AI,都是为了找乐子;

最后发现这些AI嘴里说出的话,比真实的活人更像活人。

乐子只是一时的,真诚的话语却能直击人心。

比真实更真实,而真实的活人却活得比机器人还紧绷。

●图源B站@知名相声演员BBBBB大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互联网最本来的样子:

不再有年轻人身上那份“年少轻狂”“口无遮拦”;

意见观点不一,互联网上的掐架扣帽子成了常态;

观点的讨论变成了【非黑即白】和【不过如此】;

害怕网上说错一句话,可能要惨遭网友连夜出警;

顶着momo的名字用着一样的头像,发言反复编辑删掉又修改;

线上发言括号里的注解都越来越长,叠甲越来越厚;

朋友圈变成了三天可见,生怕个人生活被窥探被审判;

曾经聊天的嘘寒问暖、交心而谈,变成了现今的一句:「在吗」「好久不见」;

也习惯了社交账号搞垂直搞细分,不同平台往往有着不同的人设和面孔;

无数次打开聊天窗口,欲言又止,无数次默默关闭;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久而久之,人跟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我们习惯于把自己包裹严实。

与其说我们喜欢AI的互动,不如说我们在羡慕AI身上那份肆无忌惮,那份我们早已丢失的真诚与美好。

我总在怀念以前互联网时代的美好,实际上是在期待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相待。

看「赛博小丑」的另一面,或许也是在看当初“不成熟”的自己罢了。

那何尝不是在悼念那个时代和早已逝去的青春呢?

0 阅读:2

完美校园

简介:科技,让校园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