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3》:拿回心血,宋运辉手段老辣,杨巡吃相难看

小云晴朗 2024-01-24 12:56:35

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大量精力之后,就会产生感情,变得难以放下,就像宫新鸣不愿意离开雷霆。

东海化工厂和新世界商场,一个是宋运辉的心血,一个是杨巡的心血。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没有人比他们更想拿回失去的一切。

宋运辉重回东海化工厂后的第一次会议,就拿着事故责任认定报告大发雷霆。

他的目的很清楚,事故必须追究人的责任,谁也别糊弄过去。

人浮于事,不把人的问题先解决了,他如何安心当这个厂长,如何专心大展拳脚?

被人背刺这种事情,他不愿再经历第二次,必须要洗牌。

只是他没有想到,马保平早有准备,不但主动退位让贤,还担下了所有责任,让自己无从发力。

东海化工厂现在最核心的,最有前途的是一分厂。一分厂虽然是宋运辉留下的心血,但在合资的过程中,已经被马保平大洗牌。

宋运辉一脉的人,以方平为首的技术骨干都散了,现在关键岗位上的,都是马保平一脉的人。

马保平弃帅保车,虽然自己离开了东海化工厂,但只要他的徒子徒孙们,还控制着东海一分厂,他的影响力就还在。

只要影响力在,将来退休了,也不会像程厂长一样,落个人走茶凉。

马保平好算计,但宋运辉也有自己的应对手段。他重启了和外资的谈判,要求洛达开放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包。

而东海厂愿意付出的代价是,承担这次事故责任,开除一分厂十四名相关技术人员,同时高价购买洛达的催化剂。

这样一个事故处理方案,洛达最终接受了,部里也很支持,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我方手里,不能受制于人。

唯一的麻烦就是,如何安抚被开除的人,避免闹起来,还有高价的催化剂,会侵吞东海厂很大部分的利润。

宋运辉早有准备,他的解决方案是,让这十四个人,到彭阳化工厂去研发催化剂,只要成功了就有机会回来。

宋运辉这一招,不但彻底拔除了马保平一脉,还让所有人挑不出毛病。

催化剂是部里重视的项目,去彭阳厂研发,怎么能叫开除,应该是委以重任。这十四个人即便心中有不快,也不好发作。

而只要能研发出催化剂,那么利润的减少只是暂时的,反而未来有增长的预期,老韩和老高也就不好再拿这个事情做文章。

其实宋运辉从来没有寄希望于这十四个人,真的能研发出什么催化剂,他真正信任的还是曹自立的团队。

另外,宋运辉把催化剂这么重要的产品,放在彭阳化工厂,和雷东宝把商标放在小雷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运辉拿回了自己的心血,不但增强了对东海厂的掌控,也增强了对彭阳厂的影响,真正可以开始大展拳脚。

也是在同一时间,做着相同的事情的,还有和宋运辉关系闹僵了杨巡。

欧洲风情街顺利开业,杨巡的事业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另一边梁凡的新世界商场,却陷入了亏损。

都是一样的高端时尚定位,杨巡成功在于他不参与经营,只是做招商和营销,而梁凡的模式,是参与了商户的经营抽成,结果被商户坑了。

只收租金,不参与经营,是当初电器市场的惨痛教训,留给杨巡的经验,而梁凡显然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梁凡决定请回杨巡,负责经营商场。他选择杨巡,和当初是一样的原因,在他眼里杨巡有本事,而且好拿捏,将来商场真的做好了,他可以伺机而动。

杨巡不傻,自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从一开始就做好防备,提出了股权转让,梁凡彻底退出经营管理,以后只拿固定分红。

其实,杨巡最好的选择是不回去,双方难以互相信任,且商场又经营不善,他这个时候回去,就是自讨苦吃。

他这么做,毫无疑问违背了他过往的经验和原则,有意气用事的原因,他想要证明自己,但这不是全部。

杨巡如今手上有两处产业,一处是批发市场,一处是欧洲风情街。

其中欧洲风情街和新世界商场,在定位上其实是竞争关系,他不想和梁凡陷入恶性竞争。

其次,杨巡不满足于目前的产业。或者说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日新月异,让他对未来充满焦虑,不敢停下脚步。

但是要做什么,他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缺少足够的见识,一直是他最大的短板。

以前有宋运辉,有梁思申给他建议,但现在彼此关系已经闹僵,只剩下客套的场面话。

杨巡接管经营商场,就是想和梁思申重新建立联系,可以有机会听听梁思申的意见。

其次,他要用这个商场做实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哪怕最后失败了,亏损的也不全是他一个人的,还有梁家人一起承担。

甚至越是亏损,梁思申越是不会弃之不顾,毕竟梁家不但有股份,她还是中间人。这笔账杨巡算的很明白,怎么样都不亏。

宋运辉手段愈发老辣,但初心并没有变,把东海化工厂做大做强,是他毕生的事业。

杨巡的吃相则有些难看,他的想法是即便亏没了,也要在他手里亏没,他终究还是又算计了梁思申。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