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月亮吗?上面有外星人基地?

朝宗惊鸣 2024-05-16 22:22:18

月球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熟悉的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在那个位置。

人类有没有登过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不论登月阴谋论者列举多少个证据,都不能证明人类没有登陆过月球。比如说,月球上没有空气,为什么美国国旗还能飘动?这是因为登月的国旗使用的是很硬的尼龙布制作,而且使用了一个L型的结构,为的就是在没有空气流动的月球上,还能让旗帜看起来是飘动的样子。

再比如说,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这是因为登月都是在白天进行的,月球没有大气,导致太阳光强烈,所有星星的光都被埋没。在真空的情况下要拍摄星星,要避免强光,同时延长曝光。在中国神舟号飞船的几次宇航员出舱照片中,也是看不到星星的。

再比如说,有些登月照片里的物体影子方向不一样。这个是因为月球的地面不是平坦的。如果是在地球的丘陵地带,一个光源拍摄出来的物体,它的影子都是不平行的。更重要的是,2009年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器LRO已经数次拍回了当时阿波罗各个登月点附近的照片,上面能清晰地看到登月舱、月球车以及宇航员当时留下的印记,甚至连当年的那副国旗都拍到了。中国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也拍到了阿波罗登月的痕迹。所以,让我们终结这个问题:人类是登陆过月球的。

月球为什么总是一面对着地球?

这个就是所谓的潮汐锁定。每个天体都有潮汐力,一个较大的天体可以锁住一个较小的天体。一个行星可以锁住卫星,比如说太阳系里面的火星就锁住了它的两颗卫星,木星就锁住了它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他们都是一面朝向行星,自转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这个并不稀奇。

月球陨石坑很浅

说到月球的陨石坑,确实不深,平均都是在6-8公里。比如说月球南极的艾肯盆地,这个是太阳系内最大的陨石坑之一,直径有2500公里,但是深度只有13公里。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很小,而且月球表面没什么土壤,就像沙地一样,沙地下面就是坚硬的岩石。所以,陨石砸不进去,只会在沙地上留下一个面积很大、浅浅的坑。

我们看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会发现,差别巨大。正面都是较为平坦的地面,黑色的部分叫做玛瑙海,这个是熔岩海冷却以后形成的。背面则基本都是陨石坑、山峰、峡谷比较多。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月球的壳体不均匀。

美国最新发射的探测器,通过对月球壳体的探测,发现月球的正面也就是正对地球的一面,壳体较薄;反面的壳体较厚。这是因为当时各种陨石撞击后,月球的壳体就破裂,内部的岩浆流了出来,冷却以后形成了月海。反面的壳体较厚,所以,全部都是陨石坑。

月球岩石年龄之谜

六次阿波罗登月一共带回来381公斤的月球岩石。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分析,发现月球岩石的年龄都比地球大。很多人都怀疑月球比地球更早诞生。但是,通过对月球岩石中氧的同位素的监测,发现和地球上的岩石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你说这是一块是地球上的石头也没有任何问题。同位素就像星星的DNA,这说明地球和月球是同一个来源的。月球的岩石年代久远,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进行过什么地质运动。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都埋在地下。

月球是空心的吗

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哈伊尔·瓦西里和亚历山大·希尔巴克夫。他们认为月球是中空的,而且在1969年阿波罗12号用废弃的登月舱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一次撞击。当时月面的地震仪记录了这次撞击,月震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如果是实心的球体,时间应该持续在15-30分钟。这就更加证明了月球是空心的。有人认为,月球内部是中空的,整个月球就是一艘太空船,是用来停留在地球轨道监视地球的。

但其实,月球上的石头主要是玄武岩,这些石头没有经过大气的侵蚀,非常的干燥。这样的撞击波受到的阻力就要小很多,震动的时间就会变长。而且那次月震实验只能说明月球表面浅层的情况,根本都没有进入到月球的内部。而且美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已经探明了月球壳体的厚度在60-65公里。

月球上有UFO吗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外星人,他们最有可能把基地建在什么地方?是地球上吗?一定是在月球,因为那个地方既隐蔽又方便观察。那么,很多流传的月球上发现的人造建筑和活动的照片是真还是假的?其实很多照片都是P的。就算有外星人基地,他们也不可能把基地建在表面,一定是修在地下。

关于那个阿波罗15号拍摄到的巨型月球飞船,最早宇航员认为它只是一块普通的岩石,形状也很怪异。但是,当NASA公布这张照片以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随后NASA对照片进行了修改,这个举动让人生疑了。

在NASA公布的照片中,很明显看得出来照片是经过处理的。照片的周边都很清晰,但是到了飞船的周围就感觉模糊了。很多人都保留了修改之前的照片,比如说美国的这个大学空间研究协会,这是一家权威的太空研究机构。他们的数据库里还是原始未修改的照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飞船的细节。还有一些对这个巨型飞船近距离拍摄的照片,这个真伪就有待甄别了。

那月球上UFO活动的证据有吗?其实现在只要是用一些超长焦的相机,比如说尼康的P1000,就可以拍到月球上的UFO。

为什么美国不登月了?

那为什么美国在六七十年代登月以后,在将近的50年时间内就再也没有重新登陆过月球了?其实很简单,一是没必要,因为登月是美苏冷战的产物,美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上去了六次,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停止登月计划了。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没钱,这一块没有预算。当时阿波罗计划中,光是一枚土星五号的发射费用就要40亿美元。而且美国现在也公布了最新的登月计划,叫做阿尔忒弥斯计划,计划是在今年送一名女性宇航员去月球。不是不登月了,也不是害怕外星人,主要是之前没钱。

月球是如何诞生的?

现在关于月球起源一共有五种解释。第一种是地球捕获说,认为月球本来是外来的天体,在飞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引力俘获,从而环绕地球运行。但是以地球的大小,要捕获月球这么大的卫星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这个理论也无法解释月球和地球的岩石同源。

第二种是地月同源说,这个解释是说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内同一块行星碎片形成的。月球是地球形成后留下的物质形成的,这个可以解释同位素相同,但是却无法解释月球的核心比地球少很多。如果他们来自于同一来源,至少两者核心所占的比例应该相当。

第三种是地球分裂说,这个是说地球在最初的形成环境中,由于转速过快,就把一部分物质甩了出去,然后这部分物质就形成了月球。要理解这种理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小孩被失控的旋转木马甩了出去,这需要非常高的旋转速度。但是,科学家计算所需要的旋转速度时,发现这个假说站不住脚,因为那个时候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可能那么快。

第四种是撞击说,这种假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和另一个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一个星球撞击后产生的。如果真的是这个星球促成了月球的诞生,那么月球应该是类似于地球和这个星球的混合体组成的。那么组成月球的核心一定有来自于这个星球的物质,这就无法解释月球和地球同位素相同。

第五种是甜甜圈假说,这个是目前行星科学家给出的最新解释,说的是月球起源于一个像甜甜圈一样的岩石蒸汽环。科学家提出,地球刚刚成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球形,而是一个扁形,这是介于星球和碎片之间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一个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让地球的大气、水、岩石全部蒸发,只剩下一个核心。而那个小行星也粉身碎骨混在这团岩石蒸气中,经过几百万年后的冷却,各自形成了地球和月球。这个蒸汽状态就叫做索内斯蒂亚,这个假说解释了地月同源和核心密度的不同。而且科学家在计算机中模拟的这种撞击,发现总有概率可以形成月球这样的星球。也许这就是月球诞生最合理的一种解释。

其实关于月球有一个最大的神秘现象我们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日全食。日全食其实就是月球移动到地球的前方,刚好挡住了太阳,然后形成了一个日全食现象。其实太阳系中的很多卫星都可以制造日全食,只是他们不能制造完美的日全食。月球则是制造了一个完美的日全食,一点不差,刚刚好挡住太阳。

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公里,月球的直径是3476公里,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亿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401公里。那么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400倍,一点不多一点不少。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球和太阳大小几乎一样,月球不大不小,准确无误地和太阳重合。

在太阳系的所有的卫星里面,只有月球可以产生完美的日全食。其他的卫星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只有月球刚刚好。这个在天文学上被称作天文学事故,是巧合中的巧合。问题是,这种巧合的意义是什么?天文学里面有一个洛希极限,指的是两颗天体可以保持平稳运行的最短距离。小于这个距离,较小的天体就会被较大天体的潮汐力分解,成为较大天体的星环,比如说土星的环。

天体间平稳运行的最远距离叫做希尔球。只要不超过这个希尔球,你就可以成为这个行星的卫星。月球距离地球的洛希极限是2万公里,地球的希尔球是150万公里。也就是说,月球可以在距离地球2万到150万公里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内成为地球的卫星。但是月球为什么偏偏在38万公里这个可以制造完美日全食的距离上停了下来?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天文学事故吗?

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自转很快,一天只有五个小时。因为月球的到来,月球的潮汐力慢慢让地球的自转速度减速,从五个小时减到现在的24个小时。可以说,月球的引力是地球自转轴最好的稳定器。它使地球的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且使地轴与公转平面保持66度34分的角度,使地球一年有了四季。

更重要的是,月球的存在让地球海洋出现了潮汐现象。这种潮汐带来的摩擦力使地球内部温度剧增,带电荷的地心熔岩融化,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就是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阳的宇宙射线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全部都靠这个磁场的保护。如果没有这个保护,地球上无法存在生命。也就是说,没有月球就没有地球的生命,就没有我们。

如果月球的轨道范围超过38万公里,那么地球的自转轴就会慢慢发生倾斜,甚至地球的自转轴倾斜50度都有可能。那么大部分地球都会变成一个冰球,无法适合人类生存。所以月球目前处在地球的38万公里这个距离是非常有道理的。

地球自诞生以来的历史上发生了至少五次生物大灭绝。第一次是4.4亿年前的奥陶纪大灭绝,导致85%的物种灭绝。原因是全球气温下降了200-300万年。第二次是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大灭绝,海洋生物大面积灭绝,原因是全球气温骤降。第三次是2.5亿年前的二迭纪大灭绝,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这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原因可能是全球超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持续了20到200万年。这次灭绝使地球的生态系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陆地面积变大,这也为后续的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第四次是2亿年前的三叠纪大灭绝,75%的海洋生物灭绝,原因是超级火山爆发。第五次就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这一次的灭绝造成了恐龙家族的团灭,地球上80%的生物灭绝。原因是一个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这次事件为哺乳动物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普遍认为,恐龙的灭绝才使哺乳动物得以发展。

有没有注意到,这几次地球上历史上的超大规模生物灭绝都是为了诞生哺乳动物,甚至是为了诞生像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铺平了道路。不是什么全球气温变暖,就是什么超级火山爆发,而且实际时间都是几十到几百万年。好像就是为了刻意去淘汰一些物种。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地球是一个温室,是一个生命实验场,造物主为了诞生像人类这样的生物,他必须一次一次地改变环境。那么毁灭这些生物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核武器、中子武器甚至更强大的武器都不是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武器就是大自然,利用行星的力量去摧毁一个星球上的生物。

月球就是这个工具,这件工具的作用只要改变月球和地球的距离,就可以造成地球上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月球离地球更近一些,就会加速地球的自转,地球就会出现火山爆发。离地球远一点,地球气候就会变冷,地球就会冰封。等到物种灭绝的差不多了,再让月球回到合适的位置,地球又有了适合生物发展的环境。

0 阅读:3

朝宗惊鸣

简介:热爱体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