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武松不怕猛虎,却怕宋江,你看他对解开衣衫的孙二娘说了什么

耳东品文史 2024-02-28 00:04:17

难怪武松不怕猛虎,却怕宋江,你看他对解开衣衫的孙二娘说了什么

你可能没读过《水浒传》原著,但你一定听过武松这号人物,哪怕《水浒传》中没有明确的主角,也丝毫不影响武松在这部群像戏中显得格外出众。

诸如“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桥段都早已传遍天下,甚至在一些地方戏曲中还有了“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戏码,这都能体现读者对武松这个角色的喜爱,因为原著中擒方腊的分明是武松他大哥鲁智深。

无论如何,武松就是绝大多数人对“好汉”的定义,仿佛好汉就该是武松这样,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武松剧照)

其实你可能不知道,原著中的武松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那么勇,毕竟他在宋江面前就不敢造次,可为何不惧猛虎的他会忌惮一个武艺平平的宋江?

一、无惧猛虎的真汉子

武松这个角色初登场时,施耐庵就赋予了他独一档的评价。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要知道这时的武松还只是寄宿在柴进府上的一个混混一般的存在,还没有打虎的英雄事迹,只是因为“误杀”了人,才流落至此,然而他寄人篱下却也不守规矩,他那刺头性格是惹得柴进府上的其他人都对他嫌弃万分,就连柴进也从最初的以礼相待变得冷漠了不少。

但武松接下来的一番操作却让他的形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景阳冈一战,他将一切的窝囊气都撒在了那只猛虎身上。

(宋江、武松剧照)

书中是以一首七言诗道出了武松的英勇。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山中狐兔潜踪迹,涧内獐猿惊且慌。卞庄见后魂魄丧,存孝遇时心胆强。清河壮士酒未醒,忽在冈头偶相迎。上下寻人虎饥渴,撞着狰狞来扑人。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倾。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

那过程不可谓不凶险,但武松却全无惧色,猛虎的尖牙利爪也不如武松那暴风骤雨般的拳头,几番激斗之后,武松还是那个武松,而猛虎却已被他打得瘫软在地,早已没了呼吸。

狠,着实是狠,可谁能想到,如此狠人在宋江面前也会犯怂。

二、臣服于宋江的行者

凭什么说武松怕宋江呢?

其实很简单,以他在大聚义时的表现来看就很明显。

当时乐和唱着小曲,众人本是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可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武松说了一句“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紧接着,李逵也顺着武松说了一句“招安,招安!招甚鸟安”,顺便还将桌子给踢翻了,俨然一副“宋江敢招安,就要与他闹掰”的意思。

然而宋江也丝毫不怵二人,只叫众人拦下李逵,将他托了下去,惩罚了一番,招安一事,并没有因为这小插曲而被搁置,武松虽然出言反对了宋江,但见宋江处罚李逵之后,也没再提此事,他还是跟着宋江,接受了招安。

(武松、宋江剧照)

当然,这还不足以说他怕宋江,他此时或许也只是随波逐流,顺势而为。

不过早在他与宋江第一次见面时,他对宋江的态度就格外和气了,当听闻对方是宋江时,他的态度是这样的:“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你看,这是要多卑微有多卑微,先前要打人的气势瞬间没了。

他何至于如此看得起宋江?不妨看看他在十字坡与孙二娘的那场对决。

三、被孙二娘拿捏的武松

孙二娘和张青这对贼夫妻堪称全书最可恶的几个角色之一,他们在十字坡开着黑店,干的是宰杀过路客,劫取钱财的活,不仅如此,对那些被害者的尸体他们也是“物尽其用”,他们直接将那些肉给剁碎了当包子馅,说他们是“恶魔在人间”也不为过。

武松到了他们这黑店中也是顿时感觉不太对劲,孙二娘只当武松也是一般的绿林糙汉子,于是还是那套熟悉的流程安排,在酒中下毒,将武松麻翻,接着再杀人越货,只是她不知道,这一次她踢到铁板了。

(孙二娘、武松剧照)

孙二娘见武松“喝醉”后,便解衣准备下手,哪料动手的瞬间武松突然醒来,反将她擒下,顿时那毒妇是发出了杀猪般的叫声,幸亏她丈夫张青及时赶了回来,才保住了她的小命。

书中是这么说的:“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头带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腰系着缠袋;生得三拳骨叉脸儿,微有几根髭髯,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那人道:‘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纳头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识。’”

在张青那一番彩虹屁的吹捧之下,武松也松了手,顺便还说了一句:“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子,休怪!”

(武松、孙二娘剧照)

他反倒成了莽撞的一方,还对孙二娘与张青道歉起来?岂不荒唐?那孙二娘的衣服是自己解的,也是她有心害武松在先。

其实这就是武松啊!他确实不怕猛虎,但他这种人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吃软不吃硬,旁人对他好三分,他就敬对方五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后来的武松对孙二娘反倒像是对亲姐一般。

至于他对宋江的态度,宋江在他一无是处的时候就十分敬重他,还赠他银两接济他,他自然不好意思在宋江面前造次。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就是这个道理。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