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计划生育”是他提出的,为国贡献不小,却因8个孩子备受诟病

文史达观 2024-02-06 15:35:46

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是对,还是错?

关于这一问题如今很多人都在进行讨论,众说纷纭且各执一词。其实,对于不用时期的所有政策,要客观的评判,都必须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讨论才有意义。

如今为了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国家全面放开了生育政策,甚至还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二胎”、“三胎”。正因如此,很多人开始质疑40年前的计划生育。

以文史君之见,当年的“计划生育”是完全正确的,也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

即便当年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或区域的做法过于偏激,但高层释放的政策的导向是没有错的。要知道,要不是当年的计划生育,如今我国还不指定会是怎样的现状呢?

但要说起当年的计划生育,我们还不能忘记一位功勋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作“马寅初”。

学贯中西的“马寅初”

马寅初,出生于1882年。从小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在其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而马寅初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好学,小小年纪就学识渊博,远超同龄孩子。

1901年,19岁的马寅初考上了天津北洋大学,后因成绩优秀,被推荐至美国耶鲁大学留学。

在耶鲁大学,马寅初先后获得了经济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后又进入纽约大学学习商学,也颇有建树。

1915年,马寅初学成归国。作为海外镀金归来的顶级高材生,刚一回国,马寅初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邀请。甚至蒋介石都低调地称其为老师。

作为一代学者,马寅初有着文人般的风骨,他敢于直言,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在当时社会可谓一股清流,给众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内诸多知名人士的推荐下,马寅初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校长,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那一年,马寅初已经70岁高龄。

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的人口已达到6亿多人。

看到这一数据后,马寅初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花了整整3年时间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进行了深度调查研究。

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

1957年,马寅初《新人口论》著作完成,7月5日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刊发。

《新人口论》系统性地论述了我国当时的人口问题,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

同时,马寅初还用具体的数据论证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他指出:

如果按1953年国家人口普查得出中国人口的增加率是平均每年22‰的增长速度,50年后就是26亿人,这一数据是十分可怕的。

要是不实施计划生育,50年后的中国将会出现“人人吃不饱饭、人人贫穷”的状况。为此,他积极地主张“实施计划生育”。

后来,他又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了“计划生育”的观点,他不但提倡计划生育,还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认为每个家庭拥有两个孩子是比较正常合适的。

对于他的这一观点,当时国内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包括高层也没有放在心上。

要知道,自古以来我国国人十分注重家族感,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家族的兴衰。由此,马寅初计划生育的观点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各种抨击和批判。

更可甚的,当时还有学者拿他为反面教材进行抨击。

马寅初出生于晚清时期,当时国内实施的还是包办婚姻的政策。很早之前,家里就给马寅初安排了一门亲事,婚后他的妻子给他生了3女1男。

不幸的是小儿子过早的夭亡了,为此其妻努力劝其纳妾,要给马家留下传宗接代的男孩。后来,马寅初在妻子的百般要求下,最终纳了王忠贞为妾。

后小妾王忠贞又给他生了几个孩子,总共算下来有8个孩子。正因如此,在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后,直接引发了强烈的抨击。

后来,胡适和郭沫若都站出来为马寅初解围,即便如此,依然平息不了众人对他的批判。

但是,正确的事,注定能证明其正确性。又过了十余年,国家才开始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并开始引起重视。

1978年,我国开始将“计划生育”政策正式纳入法律范畴;1982年正式确定“计划生育”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不幸的是,同年,马寅初先生去世,享年101岁。

“计划生育”实施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一孩”政策。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开始从“一孩”政策向“一孩半”政策过渡(即第一孩为男孩不得再生,第一孩为女孩允许再生一个),再向“两个孩子”政策过渡。

2015年后,为了应对新的社会形势,我国进一步放宽了生育限制。其实,新的政策的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此一时彼一时,社会在变,政策变化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有一点,希望每一次改革,都能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更高的幸福指数,中国永远朝着“国泰民安”的方向迈进。

读者们,关于“马寅初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2 阅读:4284
评论列表
  • 流星 12
    2024-02-07 10:42

    他要实行这个政策,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不然提出来干嘛,民众只会觉得很丢人现眼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