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20000元!麻江坝芒乡纵深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天眼新闻 2024-04-05 04:40:56

4月1日,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坝区食用菌基地,只见24万多棒的黑木耳菌棒整整齐齐地竖立在连片的坝区里,远远望去黑麻麻一片,场面蔚为壮观。菌棒丛中,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木耳。

“一天下来一个人能采到200多斤,日收入上百元。”坝区里,水城村村民杨绍芳说,近段时间约有10来人在基地从事采菌工作。

据水城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永军介绍,这批菌类产业是2023年冬季村里利用冬闲田试种的成果,目前按每棒可产3斤干木耳计算,产值可达1800万元。

水城村是远近闻名的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强村,近年来,该村利用2500亩坝区资源,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瞄准大湾区市场,大力发展黄瓜、茄子、辣椒等特色产业,大大提高了土地亩产值。

“穷则思变,20年前,我们种植水稻和玉米,亩产值不到3000元,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讨生活;而今我们通过土地轮茬的模式种植蔬菜、菌类等经济作物,将土地亩产值提高到了20000余元,群众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水城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彬说,去年水城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累计达3百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58万余元,成为全县“双超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水城村的蓬勃发展只是坝芒乡乡村产业发展的缩影,作为贵州省两个高山冷凉蔬菜产区之一,坝芒乡在围绕近3万亩坝区资源的优势下,在高点布局、高效推动、高位统筹及高质量服务的加持下,不断推动蔬菜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

今年以来,坝芒乡紧扣打造可供复制的坝芒“菜篮子”,以高科技蔬菜示范园为依托,分别在东部、西部、北部打造以乐坪坝区1700亩连片粮油轮作种植核心区带动乐坪村、猫头村、瓮址村为主产区的1.1万亩粮油和500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区为主的保供基地,以水城—坝河等5000亩连片架材蔬菜种植核心区辐射带动水城等3个村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山冷凉蔬菜1.2万亩保供基地,逐步形成东西“两保供”农业产业新布局。

同时,以“四下基层”为抓手,将坝区产业划定为N个网格责任区,以“2+1”模式(即每个责任区配备2名乡干部和1名村干部),通过院坝会、入户等方式持续落实坝区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引导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办家庭农场,带头种植黄瓜、草莓等产业。自2023年9月份以来,通过120余次到村调研、300余人次群众走访的高效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7个,党员带头种植黄瓜、草莓等3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000余亩。

“去年水城—坝河坝区发展架材蔬菜5000余亩,引进4家蔬菜企业、26户种植大户,带动社会投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1200余万元。”杨永军说,通过将水城村和坝河村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黄瓜、茄子、辣椒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目前,坝芒乡蔬菜实现由供应贵阳、都匀、凯里的“城郊型”蔬菜基地,向直供大湾区的“专供型”蔬菜基地的转换升级,蔬菜批发价格大幅提升,坝区蔬菜基地年产值突破2亿元,年亩均产值超2万元、带动全乡7个村中1个村集体经济突破300万元,1个村突破200万元,5个村突破70万元,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双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夏华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石含开

三审 沈安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