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垂涎“猛三”,战车虽轻却高度信息化,技术劣势人力没法弥补

皇家橡树1972 2024-03-22 17:18:55

为了配合大选,印度军队向中印边境增派了一万人,这可把印度群盲高兴坏了!认为只要印度展示肌肉,中国人就会害怕。

但有头脑清醒的印度人对比中印两国陆军的装备后发现,印度不论是质量和数量都完全处于劣势,并拿出中国军队最普通的“猛士三”轻型高机动突击车进行分析,发现其信息化程度非常高,远超印军现役同类型车辆。

一辆班级机动车居然安装了卫星导航、超高频/甚高频电台(这对于高原作战意义很大,可通过卫星与指挥机关联通)、战场感知和战场管理系统(与友邻战车、有人/无人机、炮兵/装甲兵…进行数据链联通,实时掌握战场动态),还能安装遥控武器站,再加上有120毫米火箭筒、60毫米迫击炮,火力打击距离延伸到2500米,这才是先进陆军的装备。

反观印度军队的马恒达…等军用吉普车,基本上就是一台安装轮胎的钢骨架,毫无防护能力(轻型战车要有在200米外防护7.26×51通用机枪的标准),并且车上不但没有任何的数字化装备,就连对讲机都配置不齐,同二战期间的吉普车一模一样,这怎么了能适应高原作战?

这可不是1962年对印反击战时的影像资料,而是去年11月末拍摄到的中印边境的印军巡逻队,轻型战车不够用只能使用马匹和骆驼,担任日常巡逻和后勤保障任务。

也没有类似“山猫”那样的全地形车,给哨所补给要靠骆驼。

有军迷会问,印度工业能力太次不假,但好歹有塔塔、马恒达…这样有些规模的车企吧?军用吉普车还制造不了吗?军车和民用车辆虽然外观上看基本相同,但是它要有非常好的恶劣环境适应性,就拿军用轻型战车(吉普)来说,它必须要有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高寒环境当中空气稀薄,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会大幅度下降油耗却显著增加,到达海拔5000米以上没有涡轮增压的车辆功率会下降40%以上,不要说运人运物资,自己都会吃掉一大半油耗,比如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成都军区某运输团往西藏运送油料,一条川藏线跑下来,油罐里的油被汽车团自己消耗了一半儿…这就必须有涡轮增压来提高空气密度(含氧量)助燃雾化燃油,才能降低车本身的油耗和不使功率下降的太严重,问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印度车企根本研制不出来,也就没法给高原型车辆上安装,如果进口发动机是要花很大一笔钱的,能给少数高级军官的车辆配上就不错了,至于说“低种姓牲口”没资格享用。

“猛士三”上的遥控重机枪,通过车载观察/瞄准器材将景象用光纤传输到车内的显示器上,班长通过操纵杆将机枪指向目标,电击发射击,虽然看似简单,但这里涉及到了:光学瞄准、激光测距、光纤传输、横风传感、电气调节…等一系列的技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制造出这一套装备的,另外“猛士三”战车还配备了无人机、每一个连还有多辆光电桅杆侦察车、电子干扰车…等变形车辆。

这些装备在技术上就碾压印度山地部队的轻型战车。

进入到21世纪后,装备优势的一方对劣势一方的胜率大幅度提高了,很多战斗都是优势一方的降维打击,就拿我军来说,如果愿意的话一个连可以携带几百架“自杀式穿越机”,甚至可以对印军单兵进行猎杀,这样就形成了非接触作战,印度不要说往边境增派一万人,就是10万又能怎么样?无非就是无人机制造组装线上增加100万数字的事情,几十条组装线一个星期内就能完成,10架去猎杀1个人是不可能侥幸的!

总之,人最好不要和器去斗,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是不会有怜悯之心的…所以,当印军增派一万人后,我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人,都是轻描淡写地警告他们不要破坏和平环境。

16 阅读:3163
评论列表
  • 2024-03-22 22:38

    大哥,不是7.62✘51吗

  • 2024-03-22 18:48

    中立[笑着哭]

  • 2024-03-23 21:46

    这么帅的车是cn的?啊,为啥要打马赛克,啊,是迷彩?那没事了

皇家橡树1972

简介:一起学习和交流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