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分化,但不意味着行情结束

雪曼谈商业 2024-04-02 02:22:10

华西证券近日发文指出,本轮春季行情延续至今,万得全A、深证成指已修复至今年初水平,上证指数修复至去年11月以来高点,其主要驱动力来自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以及监管层呵护下的风险偏好改善。从行情节奏上看,3月以来行业轮动明显加快。

分化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

那么,近期市场出现冲高回落与震荡回调,是否意味着春季行情进入尾声?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认为,市场反弹从指数全局进入到分化,但分化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

1)客观而言,目前缺乏增长预期上修动力、累计涨幅较大以及临近一季报,市场存在正常回吐压力;

2)但也应看到,在年初增长预期探底与微观结构出清后,尽管现阶段增长数据差强人意,但整体预期未出现进一步下修,相对稳定。这意味着指数级反弹后,还应有结构行情,分化不代表结束。

3)监管层仍在积极呵护释放政策利好,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重要托底力量的存在有助于结构性改善与稳定风险偏好。

国泰君安认为,尽管数据差强人意,但社会总体预期并未进一步下修,股指在超跌反弹后进入震荡分化,但并不意味行情结束,目前仍要以积极心态寻找机会。

何时再启动?

财通证券指出,风险偏好快速修复之后进入盘整期,市场主题开始扩散,行情整体在等景气验证。如果主题题材轮转结束,经济验证还没接棒,行情可能面临调整,因此经济验证成为后续行情研判关键。

参考16年经验,在经济验证等待期+年报季,存在温和回调可能。调整或为布局良机,年报季后经济预期明确,有望进一步驱动行情向上。

1)全年趋势看:1-2月熔断后行情位置较低,市场底部确认后上攻信心明确,全年行情趋势向上。

2)节奏看:3月市场一轮启动,4月年报季行情经历阶段调整,年报季后全年预期逐步明朗,之后6-8月企业开始补库、PPI同比缩小验证,6-10月行情基本单边向上。

3)风格切换看:3月第一轮修复时,小盘仍然领跑。6-8月库存和PPI第一轮验证经济回暖,大盘优势开始显现。等到11月PMI超51验证整体经济强复苏、地产端景气也得到验证,风格彻底转向大盘。

重视“新质生产力”配置价值

年报季+景气验证期,市场更关注确定性机会。关于配置方向,国泰君安指出,近期“新质生产力”主题乘风,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正接近库存与价格周期底部,科技政策推动与产业变化推动预期上修,成长股行情从估值水平低、风险预期出清、交易结构出清的板块开始,从新能源开始,材料/制造/应用的行情也会接续出现。

根据银河证券近期研报,从产业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对应的两大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前营收增速总体较高,而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正有负、分化较大。

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高端装备营收累计同比增长26.85%,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长34.20%,储能行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累计同比增长21.40%、36.46%,业绩表现较为优异。

此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机器人、量子技术等产业均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业绩表现相对较好;新材料、医药生物、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产业营收实现正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仍在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产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均负增长,尚处于技术研发期。

2022Q4-2023Q3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业绩增速

资料来源:Wind,银河证券

2023年,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技术指数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24.57%、17.13%、8.12%、3.02%,其余指数均下跌。2024年年初至3月8日,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量子技术等指数实现上涨,涨幅分别为5.58%、4.12%、2.44%、2.28%。可见,2023年,业绩表现与指数涨跌中间的相关性较弱;2024年以来,业绩表现与指数涨跌中间的相关性有所改善。

估值方面,当前人工智能、基因检测、量子技术等指数的PE(TTM)分位数相对较高,均处于2018年以来50%-60%分位数中间,其余指数估值分位数均低于50%)。总体上,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并未高估,具有较高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收益率和估值

资料来源:Wind,银河证券

(本文完)

0 阅读:0

雪曼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