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职场人绝大多数都「不看书」「不阅读」的现象?

莺燕向露谈公考 2024-03-19 20:46:49

恰恰是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刚刚读完一个推送里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从体制内正司级岗位退下来又走向企业的一位前辈。

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研究生毕业后到团中央机关工作。在别人都在愣神的时候,他读了个清华的在职博士。因为工作中涉及外事工作,又考了外语水平考试,结果因此拿到了公派留学的资格。博士+外语水平好+公派英国留学,参加工作8年后,到了副司局级,而且是留过学的博士了。

看了他的故事,显然我们心里想,现在这种事情真的是太难了。即便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个在职博士,也没有那么多渠道能读到。就算我能读到博士,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考个托福雅思,即便我去考个托福雅思之类的,也不可能派我公派留学。最大的一个不可能是,现在也不可能实现工作8年就成司局级了。

当然,显然我们不能拿现在的情况和当年比。但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就是,他在每一个选择面前,都储备了相应的资格。也就是说,在每次发令起跑的时候,这位前辈都做好了准备。

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如果他没有作前一个准备,那么后一个机会不可能随之而来。

这一步一步,并非是天上掉馅饼,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就像前几年有个非常流行的游戏,大家叫绝地求生。因为其中毒圈不断缩小,而大家竞争的机制风靡一时。其中有一个流行词,叫跑毒。毒圈的缩小,是按照时间的流逝来的,有的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在安全区中央守株待兔。有的人却只能够靠双腿来跑毒,最后因为药品不足,在毒区阵亡。

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

当别人已经开始做好准备,而自己依然两手空空的时候,就不要埋怨机会是怎么与自己失之交臂的。

大多数人现在在过的,恰恰是单线的生活,每天工作-娱乐-工作,两点一线或者三点一线。但有的人能在其中挤出更多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

我们显然无法定义时间的长短,但人生的选择,大概总可以吧。

0 阅读:10

莺燕向露谈公考

简介:公考信息、资讯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