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中国城市GDP排名揭晓:苏州增速领跑,重庆超越广州

数据行者 2024-05-13 12:19:51

2024年一季度,中国城市经济格局迎来新一轮变化。根据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26个万亿GDP城市在经济增长速度、产业转型、投资环境等方面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苏州以7.9%的增速领跑全国,而重庆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超越广州,成为经济“第四城”。同时,西安和成都作为西部经济的重要引擎,面临一定的增长挑战。

图1 内地26个万亿城市2024年一季度GDP排名(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表1 内地26个万亿城市2024年一季度GDP排名(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表2 万亿地级市一季度"三驾马车"表现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苏州:增速领跑,制造业回升

苏州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尤为亮眼,GDP增速达到7.9%,领跑26个万亿GDP城市。苏州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制造业的强势回升,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两大行业的显著增长。一季度,苏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其中3月当月产值增长4.1%,连续6个月保持稳健增长。

重庆:超越广州,成为经济“第四城”

重庆在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达到6.2%,超过广州的3.6%,成功晋级为中国经济“第四城”。重庆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等支柱产业的转型,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量的大幅增长。

深圳:持续强劲增长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大城市,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4%,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为17.0%和28.8%,均居全国前列。深圳的强劲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并逐渐缩小与上海、北京的差距。

西安:工业失速,第三产业增长缓慢

西安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中表现平平,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3.2%、1.9%、3.0%,工业增长明显失速,而第三产业增长也不尽人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但大型企业总产值下降8.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0.8%,而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了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2.6%,特别是第一产业投资下降了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0.1%,显示出内需增长的疲软。

成都:经济增速放缓,新兴产业增长显著

成都作为年GDP超2万亿的城市,经济规模排在全国第七。一季度,成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是1%、4.3%、5.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2.2%,涨幅不高。但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3.1%、57.3%。尽管成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2.7%,低于全国增速,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方面表现尚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6.8%,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6.9%。

郑州与武汉:中部双星,郑州工业增长显著

中部地区的郑州与重庆经济增速一样,同样是6.2%,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速达到了11.9%,远超其他城市。尽管富士康于去年撤离,但郑州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引入比亚迪等企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4.8%,电子信息工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了19.1%、16.9%。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6个中部省会城市、26座万亿GDP城市中均居第一。相比之下,武汉一季度经济增速略高于全国,但面临汽车行业转型的问题,新能源车产量排在全国十名开外,计划将产量提升至50万辆。

杭州:科技创新带动增长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近年来一直在创新和科技领域进行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这使得杭州不仅在省内,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杭州的GDP增长率是所有省会城市中少数几个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的。

佛山:唯一负增长

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佛山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城市,一季度GDP增速仅为1.1%,负增额达到0.27亿元。佛山的外贸形势严峻,一季度进出口大幅下降33.1%,出口下降40.4%,佛山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家具等,这些产品去年和今年国外需求不振。跟东莞去年受到国外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不振差不多。除了外因,佛山工业不振的内因则因为厂房成本高,导致部分企业迁移到了肇庆、江门。

总体分析:

省会城市:整体增速落后

与非省会城市相比,省会城市在今年一季度的整体表现略显逊色。在26个万亿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增速低于全省增速。例如,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的增速均低于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这表明,省会城市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减弱。

产业转型与内需增长并重

从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制造业基础厚实和内需强劲的城市,如苏州和深圳,经济增速普遍较高。而经济增速较低的城市,如西安和成都,往往在工业和内需两方面表现不佳。这表明,制造业和内需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两大关键因素。同时,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和锂离子电池,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未来,城市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产业创新、投资环境和居民消费能力等方面。各城市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

1 阅读:1243
评论列表
  • 2024-05-14 20:33

    难啊,无机场

    墨宇 回复:
    梅友机场
  • 2024-05-17 10:42

    交通建设跟上,上有现代大道,下金鸡湖隧道,上贯通金门路,下贯通三香路,再加二条地铁,一号线才缓解!

数据行者

简介:数据融合分析专家,用数据还原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