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是克里米亚,右边成为发达国家;普京在巅峰时刻的选择对吗?

刘苏看世界风云 2024-05-10 22:14:22

2013年,是普京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

在他执掌下,08年四天赢得俄格战争。

经济也蒸蒸日上,总GDP位列世界第八,人均GDP高达1.6万美元,高于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

俄罗斯的人类发展指数高达0.817,离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只有一步之遥。

因为随后几年,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都成为了发达国家。

普京本人的声望也如日中天,在国际舞台上风头无两,无论是G8峰会还是其他重要场合,他总能占据C位,与世界各国领导人谈笑风生。

然而,命运却布下了一个残酷的局。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普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要么夺取2万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亚,要么继续带领俄罗斯平稳前进,成为发达国家。

普京选择了前者,却不知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俄罗斯的命运。

2月23日,普京麾下的战神斯大佐带领民兵作先锋、“一战封神”绍伊古与“一笑倾国”格拉西莫夫大将率重装部队压阵。

驻克乌军望风而降,2.2乌军齐卸甲,1.5万乌军立即加入俄军。

普京的行动漂亮利落,一时间俄罗斯上下一片欢腾。

然而,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便无法停止。

这场看似完美的胜利,却埋下了日后祸端的种子。

轻取克里米亚,让俄罗斯尝到了甜头,开始对乌东地区虎视眈眈。

亲俄与亲西方的力量在乌克兰境内展开激烈角逐,乌东成为了双方博弈的血肉战场。

与此同时,轻取克里米亚的经历也助长了俄军的骄矜之气,为日后在乌克兰的军事冒险埋下了伏笔。

更为致命的是,克里米亚事件彻底激怒了美国。

美国率先对俄罗斯发动了金融战争,俄罗斯被踢出了G8的行列。

尽管法德等国基于自身利益,没有完全跟随美国的步伐,但西方国家接连不断的制裁,还是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

俄罗斯的GDP和人均GDP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2021年,俄罗斯人均GDP下降到1.2万美元,已经被同期东大的1.25万美元、波兰的1.81万美元、立陶宛的2.38万美元超过。

曾经望见的发达国家目标,如今却远去似云烟。

2022年2月24日,乌东打不过乌军,普京又一次以武力破局。

这次连法德都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从战前的三千多项制裁变成了一万多项制裁,整个西方全方位立体制裁俄罗斯。

这是一次金融核战。

美西方不仅大打经济战,还加快了北约的东扩步伐,并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派遣军官团和雇佣兵。

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深陷战争的泥潭,经济制裁和持续的战争失血,让俄罗斯国力日渐衰退,前景堪忧,甚至可能二次解体。

回想起2013年的巅峰时刻,普京一定悔不当初。

他曾经有机会带领俄罗斯越来越富强,却因一时的冲动,葬送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会倾尽所有,买一颗后悔药,重新做出正确的选择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也不会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

兵乃凶器,秉政者不得已而用之;

轻用,乱用,轻者丧师失地,重者,身死国灭。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