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做强民营经济

重庆与世界 2024-03-04 11:22:05

△荣昌高新区 张春连/摄

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在荣昌,“123456”营商环境品牌已成为最亮丽的名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目前,荣昌民营经济发展形成独特的“78899”的格局——即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99%的经营主体均由民营企业创造,撑起了荣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梁。这与荣昌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第一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牢固树立“再怎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也不为过”的理念分不开。

△重庆市荣昌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

一个专班 畅通政企直通渠道

1月10日,展旺塑胶(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望塑胶重庆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不久前,在荣昌区相关负责人的对接和区级相关部门协调下,该公司顺利解决了与施工单位的结算纠纷问题。

展望塑胶重庆公司2019年开建,2021年10月建成投产。由于公司与施工单位早期沟通不到位,导致面临500万元的结算纠纷。

“我们尝试了多种渠道解决这个难题,但一直无果,于是向区里反映情况并寻求帮助。” 公司总经理助理梁庭恩介绍,2023年7月,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荣昌区立即组织区委政法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介入并协调。

在相关部门协调下,纠纷双方重新进行了沟通,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达成了和解,最终为展望塑胶重庆公司减少了300余万元损失。

“不仅如此,在证件加急办理、公司业务拓展等方面,公司也得到了各部门的协调帮助。作为外资企业,我们感受到荣昌‘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浓厚氛围,非常暖心。”提起荣昌良好的营商环境,梁庭恩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荣昌区着力打造“123456”营商品牌,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1”即来了就是一家人;“2”即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3”即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人、尊重纳税人;“4”即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5”即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6”即不把自己当成官、不随意对企业说“不”、不当“二传手”、不事不关己、不“本本主义”、不夹杂个人私利。

为此,荣昌区畅通政企直通渠道,竭尽所能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了让企业能够甩开包袱谋发展,荣昌区建立了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服务专班,完善区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营商环境观察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每月25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民营企业的难题及办理情况进行调度,2023年累计解决问题1411个,推动民营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

一套政策 优化惠企助企服务

好政策是“定心丸”,也是“及时雨”,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要不是政府部门鼎力支持,我们的生产、经营不会这么顺利。”近日,看着自动化生产车间繁忙的生产场景,重庆农众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众商贸”)采购部门负责人李平一脸喜悦。

李平介绍,公司以生产蛋鸡饲料、鸡蛋等产品为主,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购置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但因流动资金问题难以实施。得知情况后,荣昌区财政局联系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荣昌支行,为其办理利率低、抵押少的“融易贷”,300多万元的贷款犹如“及时雨”,打通了企业发展之路。

如今,自动化生产线建成,企业每月产值可达2000万元,较之前增长20%。

荣昌区创新推行的“融易贷”政策,通过搭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平台,及时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政策不清楚、对接不畅通的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荣昌区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荣昌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涵盖综合类、法治保障、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要素保障、产业发展等具体扶持内容,为民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如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如何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荣昌区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愿心声,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机制,形成“2+X”的政策体系,精准制定惠企政策34项,兑现拖欠民营企业款项6661万元,支持民营企业贷款82.8亿元。近三年,为企业减税降费16亿元,兑付各类奖励、补偿贴息6亿元,将“黑纸白字”转化为“真金白银”,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打优势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现在,荣昌招商形成了一种聚集效应、放大效应,很多企业帮当地‘以商招商’,更有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愿意把生产链条和配套企业带到荣昌来。”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两年从苏州引进了一家电子企业,并帮助企业解决了租用厂房的纠纷,两年间,这家企业主动帮助高新区引进多家上下游企业到荣昌投资。这种“以商招商”企业目前占到高新区招商近三成的份额,帮助荣昌区2023年前三季度的民间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强调产业链集群化和制造、研发、服务相互融合。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荣昌区民营经济逐渐形成“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浓厚氛围,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出台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套奖励机制,逐步搭建技术研发、营销服务等公共平台,促进产业横向耦合,推动当地民营经济从“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集群发展”迈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在荣昌区投资的四川企业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电子电路产业园再次扩大“朋友圈”,吸引了多家PCB电路板关联企业入驻。在不到两年时间,园区便聚集了50余家上下游企业,建成集原材料配套、电路板印制、电子电路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

招商引资不是风风火火把项目招引进来就万事大吉,而是要让项目真正落地扎根,要让企业能够活下来、发展起来。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和人才争相在荣昌区落户,安家兴业。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95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荣昌区还将持续营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容表示,力争到2027年,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提高至85%。民营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0万户,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达到350户,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

来源:重庆与世界

图/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