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315晚会最大的主角:骗没边了!

明朝似锦 2022-03-19 23:43:53
01 六万人“砍”不下来一部手机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相信拼多多真的可以免费砍到手机,觉得自己没有砍到,只是因为拉的人数不够多。

3月17日,主播超级小桀在广大网友面前的一场直播,让拼多多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主播在中午12:52开团砍价一款价值2099元的手机,把砍价的链接发到了20多个QQ群当中,让群友帮忙砍价,而且也在直播上显示了二维码,粉丝也可以帮忙砍价。

普通人顶多找二十多个人帮忙,朋友多的人可能找50个人以上帮忙砍价,主播这里粉丝就有好几万,就算是参与的人较少,那也应该有几千人了,可是砍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成功。

不仅如此,中途还一度出现了砍价二维码链接失效的状况,接着主播就询问了客服,客服回应说系统检测可能是恶意刷单行为,所以被封。

人少砍不下,人多封链接?

直播到最后手机也没有成功砍下来,成功地把拼多多送上了热搜,大家眼里极高概率的事情瞬间被戳破,演变成了一场骗局。

紧接着拼多多的回应就来了,表示热搜说的完全不正确,因为主播在当天下午16:40的时候已经砍价成功,并且快递也随后发出了。

又开始纠细节,认为几万人砍价不实。那究竟需要多少人才能成功呢?14亿?

当时主播在下播之后并没有拉人砍价,“莫名其妙”砍成功了,很明显,这张券是平台补发的,与主播拉了多少个人来砍价无关。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拉了这么多人砍价呢?没有人知道,也不会引起舆论争议,所以平台也不会补发这张券。

事情闹大,紧急补发,有直播录像为证,依然说“不实”,这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啊。

你是不是玩不起?

02 漏洞一直存在

拼多多的恶评由来已久,只不过这一次是在大家的注目下完成的。

看到有很多网友说,这件事情最大的意义就是给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一辈的人,对拼多多这些花里胡哨的小活动,总是乐在其中,认为自己再砍一刀就能拿到奖品,怎么说都不听。

现在这样鲜明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没有普通人可以比主播拽来更多的人吧,他都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呢?

2021年3月份,律师刘雨航起诉了拼多多的“砍价免费拿”活动,理由是使用虚假数据隐瞒规则已构成欺诈。

今年1月份,拼多多给出回应称:“因页面显示百分比位数有限,所以他们把一个至少小数点后有6位数以上的百分比省略为0.9%,砍价页面显示的是0.9%不是0.9%,而是0.9996427%。”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所有页面上宣传的:概率最高、排名第一、运气最好、只需要1~2个人……这些话术都是假的。

就算这个数据是隐藏了后6位,根据概率来看,99%更可能是砍不成功。

我不知道这个活动还有多少人会依旧坚持给所有好友发链接,请求帮忙砍价,但我知道,欺骗消费者的感情,用一些套路让消费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些不友好的营销方式,一定会败光路人的好感。

侥幸和贪婪心理催动着人点开链接,但最后除了浪费时间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为什么要留着这个软件呢?

03 失去的永远比得到的多

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场,很多使用拼多多的人都来自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农村的留守青年。

所以拼多多的活动有一个不成文的逻辑:时薪越低的人越有可能很成功。

因为他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发送链接、邀请好友,并且认为这样占便宜的事情一定不能错过。

很多人受不住诱惑,会点开链接转发,可是往往经过了10多个小时后,把自己身边的人都打扰一遍,最终两手空空。

理智的人明白,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所以不再浪费自己的个人时间耗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可是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人,大部分都不会使用拼多多。

你以为你占了拼多多的便宜,实际上拼多多在白嫖你的时间。

互联网时代获得用户的注意力有多难啊,可是拼多多一个不花钱的算法机制,就可以让你无数次耗在上面。

它赚翻了。

你不仅耗费了你的个人时间去换取一个不确定的结果,而且在每一次打扰中都在损耗自己的人脉,无数次的“砍一刀”邀请带来的是鄙夷和蔑视,你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越是收入低的人,时间成本就越低,经济条件不好带来的是目光的短浅和只顾眼前利益,是的,富人不上当,因为他们看不上也不想浪费时间。

低价假货、劣质产品、维权困难、活动不实,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可恶的就在这里,它只骗穷人。

你平时“砍一刀”吗?

0 阅读:1

明朝似锦

简介:明天永远美好而又充满希望~ 孤单世界,有我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