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互联网电视非法采集用户数据,彩电企业怎么办?

智家电 2022-06-28 07:35:44

原本终端市场出货量一路下滑的彩电企业,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市场上超过八成以上的互联网电视,存在非法采集用户数据的情况。特别是大量的OTT终端一边强制向用户推送开机广告,另一边又偷取用户数据,最终伤害的还是用户信任、透支市场前景。这也让基于创维电视互联网平台、海量用户发展起来的酷开科技等OTT运营商们,未来发展前景充满变数。

乔华||撰稿

一份报告再次将互联网电视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将很多彩电企业聚焦智能电视探索的商业模式创新,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前,中国信通院联合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OTT终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数达到10.83亿户,但高达80%的电视系统存在用户数据被非法采集共享的问题。

众所周知,OTT终端一般指的正是在中国彩电市场上已经推广10多年的互联网电视。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互联网电视用户数10.83亿户,互联网视频年度付费用户达到71亿,互联网音频年度付费用户15亿,其中OTT集成服务业务收入78.02亿元,同比增长9.73%。

近年来,围绕互联网电视,让用户颇为不满的则是电视开机广告,有的短则15秒、有的长达1分钟,而且普遍用户没有自主关闭开机广告的权限。这种开机广告成为很多彩电企业的新型盈利手段,但是却以透支用户的知情权和侵害用户的选择权为前提,在过去几年引发消协和媒体的持续关注。

不过,上述报告却再度披露了一个令众多互联网电视用户不了解,却很可怕的事实真相。那就是互联网电视作为智能终端存在着漏洞修补不及时、控制模块越权操控、语音控制内容被篡改、应用软件/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过度索取权限、用户数据被非法采集共享、直接采集共享MAC等不可变更设备标识等。

比如说,很多消费者不清楚的是,互联网电视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方面,互联网电视上的App和第三方SDK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大量存在;流量欺诈方面,OTT领域虚假作弊流量比例较高,榨取广告市场预算,威胁家庭用户的安全。这些问题由于技术的专业性门槛高,用户的信息不对等,往往成为侵害用户的最大“毒瘤”。

最终,随着这一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安全问题曝光,彩电企业不只是要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标准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挽回用户的信任和信心。否则,留给彩电企业的不只是“一地鸡毛”,还有无尽的“消费者抛弃”。

因为,就在2021年,创维电视突然被用户指称在后台暗藏应用以收集家庭隐私数据。据该网友称,一开始他只是觉得自家电视卡顿,于是检查了电视的后台服务程序。最后发现,自家创维电视有个“勾正数据服务”的应用正在“监视”他家中所有联网设备。

随后,创维电视公开回应称:公司第一时间全面禁用了所有创维电视上的“勾正服务”,并展开相关调查。勾正数据与创维旗下酷开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酷开科技)有业务合作。其合作内容仅限于以抽样调查国内收视情况为目的的必要的数据采集。其他任何超出此范围的行为,均未得到创维电视的许可及授权。

最终,创维电视旗下酷开科技发函与勾正数据解除合作关系,并责令其删除非法获取的创维用户相关数据。不过,这件事情对于创维电视的用户,以及酷开科技的未来发展,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即如何更好地在保护用户隐私情况下进行互联网电视用户的商业化开发。在外界看来,OTT的商业化应用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关注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家电新媒体

0 阅读:46

智家电

简介:关注智能时代中国家电产业转型进程和战略